對于滿清來說,東北是他們的“龍興之地”。
即使已經入關,他們也要把這塊土地牢牢掌控在手里。
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就是清廷在東北地區設立的一個特殊管理機構,“打牲烏拉”里的“打牲”是“狩獵、采集”的意思,而“烏拉”則是“江邊”的意思。這個機構主要負責為皇室采集、進貢東北特產的珍稀物品,包括食材、藥材、皮毛等。
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的首領被稱為“總管”,由皇帝直接任命,大多為滿族或八旗官員。
下面還有“牲丁”,這是專職采捕的旗人,而且是世代承襲的,是一個特殊的戶籍群體。
打牲烏拉下設“珠軒”,按照采集的物品類別分工,比如捕魚珠軒、采參珠軒等。
采捕活動需遵循嚴格制度,如東珠僅限皇室使用,私采、販賣者處以重刑。
貢品需要經過嚴格的篩選,質量次一點的都會被退回。然后驛站有專人押送貢品,冬季則會利用冰塊保證食物新鮮。
那么,打牲烏拉向宮廷進貢的食材有哪些呢?
鱘鰉魚
首先就是被稱為“水中活化石”的鱘鰉魚,這種魚肉質鮮美,魚籽就是我們熟悉的魚子醬,是宮廷宴席里的頂級食材。
清宮規定,每年都要進貢幾千斤鱘鰉魚,以冷凍的方式運輸進京。
松花江白魚
白魚肉質細嫩,常用于御膳和祭祀。
鳊花魚
鳊花魚是松花江“三花五羅”之一,也作為貢品進入御膳。
鹿產品
打牲烏拉衙門會向宮廷進貢活鹿,這些鹿可以直接以鹿肉的形式入菜(如參杞鹿肉羹),有時候也會供皇家園林飼養。
此外鹿茸、鹿筋也被作為滋補藥材進貢,供宮廷御醫配制補品。
野味
野味當然也是少不了的,畢竟滿族本身就有狩獵的傳統。
打牲烏拉進貢的野味主要有野雞、飛龍鳥(花尾榛雞)等。這些野味常用于燒烤或火鍋。
蜂蜜
長白山地區野生椴樹蜜,品質上乘,當然要供皇室食用。
長白山人參
長白山地區的人參是皇室最重視的貢品之一。清朝對人參采挖有嚴格的管控,私采者可能被處死。
打牲烏拉衙門組織“刨夫”進山采參,分為“五品葉”、“六品葉”等不同等級,專供皇室使用或賞賜重臣。這些人參既可以作為藥材入藥,還能制成滋補藥膳。
野生菌菇
然后是野生菌菇,比如蘑菇、猴頭菌,木耳等,可以用于燉湯或配菜。
堅果
還有松子、榛子等堅果,可以作為干果或者烹飪。
晚清慈禧太后的膳單中,就經常能看到鹿筋冬筍、松子熏魚這樣的菜肴,都是充分利用了進貢的食材。
這些食材都是定量供應的。比如乾隆年間規定每年進貢鱘鰉魚20尾、白魚1000尾、山韭菜200斤等,具體數量依宮廷需求調整。此外,也可能會有不可抗力因素出現,比如道光年間,松花江水災導致鱘鰉魚減少,宮廷特批減免稅額。
打牲烏拉總管衙門最輝煌的時期還是康雍乾三朝,機構規模非常龐大, 管轄范圍涵蓋現在的吉林、黑龍江部分區域。
但是等到晚清時期,因為東北開禁、資源枯竭及行政改革等原因,這一部門的職能被弱化,直到光緒年間被裁撤,退出歷史舞臺。
打牲烏拉作為清朝皇室在東北的“后勤基地”,不僅保障了宮廷飲食的奢華需求,更通過食材的持續供應,維系了滿族飲食文化的核心地位。
以上就是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的內容~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