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通過社交媒體宣布,美團非餐飲品類日訂單量突破1800萬單,并確認“美團閃購”將于下周作為獨立品牌正式發布。
目前,美團App首頁已在小范圍灰度測試“閃購”一級入口,標志著這一深耕七年的業務正式從外賣生態中獨立,開啟即時零售全品類戰略新篇章。
此前,美團閃購都是依附于外賣入口,用戶需切換至非餐飲品類,導致流量轉化效率受限。如今,開始設置獨立入口將使其與外賣業務形成“餐飲+萬物”雙輪驅動,強化“30分鐘萬物到家”的用戶心智。
而王莆中在發文中直指傳統電商痛點:“30分鐘送萬物將把大而無當的倉配體系掃進歷史垃圾堆”,暗諷京東依賴中心化倉配體系(如“211限時達”)的時效劣勢。其列舉數據稱,美團閃購電腦辦公類訂單量已超越京東,手機通訊類達京東四成,酒類訂單量更是京東近4倍。
對此,劉強東則回應團隊“不要打口仗”,轉而關注實際社會價值:一是加入“小哥應急小組”支援極端天氣下的配送,二是協助出口受阻企業開拓國內市場。這一回應折射出京東的防御策略——避開輿論戰,聚焦業務韌性。
目前,京東3C家電品類營收占比超過50%,而美團閃購通過閃電倉網絡和品牌直營模式,以30分鐘達顛覆京東的次日達優勢。有數據顯示,2024年美團閃購3C家電訂單量接近京東全站4成,其中電腦辦公類商品訂單量已經超過京東全站,手機通訊類商品訂單量超過京東全站4成;美妝品類訂單達京東全站3成;此外,水飲、乳制品、零食等日用快消品訂單大幅超過多個電商平臺。
最近兩年美團閃購數碼品類的訂單量正在快速增長,和京東數碼品類的訂單量差距大幅縮小,但美團閃購在數碼家電上的客單價目前還大幅低于京東。
此次,美團閃購的獨立不僅是品牌升級,更是對“人貨場”關系的重構。當傳統電商仍在比拼商品豐富度時,美團已通過“倉網+騎手+數據”三角壁壘,將競爭焦點轉向履約確定性。劉強東的“冷處理”雖顯務實,但如何抵御美團的降維打擊,仍是京東乃至整個電商行業亟待破解的命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