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剛向印度下單5.2萬噸菜籽粕,沒料到后腳遭到背刺,印度高官鼓吹要對華設限,還將特朗普發起的全球貿易戰,甩鍋給中國。
據英媒消息,中國在向加拿大菜籽油加征100%關稅后,過去三周進口了5.2萬噸印度菜籽粕。
盡管中國有意將加拿大的訂單轉交給印度,但是從新德里的反應來看,恐怕難以接盤,莫迪政府缺乏合作誠意。
據觀察者網援引美媒消息,就在特朗普的關稅戰飽受批評之際,印度的反應卻一枝獨秀,反而給特朗普“鼓掌”。印度商務部長鼓吹,這場全球貿易戰是印度千載難逢的機遇,有助于促進所謂的全球供應鏈公平,美國之所以這樣做,都怪中國當初加入世貿組織。
不僅如此,他還暗示印度并不著急給針對中國的投資和貿易限制松綁,將拒絕中國電車進入印度,原因是必須對戰略利益保持謹慎。
那么,在全球一片反對聲下,為何印度卻一反常態支持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呢?
首先,印度政府認為這是一個取代中國的絕佳機會,特朗普發動全球貿易戰是印度的國運。
長期以來,美西方媒體不斷給印度戴高帽,鼓吹印度將會成為“下一個中國”,這也惹得印度政府心潮澎湃,真認為自己有那個實力挑戰并取代中國。
這次中美關稅戰升級,特朗普向180多國和地區“宣戰”,全球貿易體系面臨重新洗牌,這就讓印度產生了一種幻想,只要抱緊美國大腿,今后就能跟著吃香的喝辣的,有望取代中國的地位。
在美國的關稅戰沖擊下,國際供應鏈勢必進行轉移,而印度希望通過討好美國,將自身塑造自身為“中國替代者”,從而搶占先機,借助承接產業轉移實現制造業崛起,這也是莫迪一直以來的野心。
本質上講,印度高官會產生這種想法,都是因為將中國視為經濟與地緣競爭對手的心態在作怪。
印度還自我催眠稱,特朗普給予獨一份待遇,對印度商品僅加征26%關稅,遠低于中國等其他亞洲經濟體,因此絕不會報復美國,這種關稅對印度就像“撓癢癢”,未來將集中精力與美西方進行雙邊貿易談判。
從中不難看出,印度通過“精神勝利法”,已經給特朗普的關稅戰一錘定音。
當然,印度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戰略判斷,根本原因在于印度的對外戰略奉行“左右逢源”,一方面留在金磚國家,享受中國經濟騰飛帶來的好處,另一方面又向西方靠攏,企圖獲得特殊待遇,從而在東西方之間如魚得水,兩頭撈好處。
而印度現在替特朗普開脫,試圖將關稅戰的黑鍋甩給中國,乃至對中國表達強硬立場,都是在給特朗普納投名狀,從而換取與美國的貿易談判空間。
不過,并非誰都能成為第二個中國,印度的基礎設施不足、政策低效等問題,都阻礙了印度崛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