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虎嗅報道,4 月 14 日上午,泡泡瑪特創始人、CEO 王寧于公司內部開會,宣布了一項重大決策 —— 啟動五年來最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當日下午,王寧發布內部信,向全體員工告知了這一重要變化。在公司業績一路高歌猛進之時,為何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架構變革?
架構調整:增設大區,強化中臺協同
在 2024 年的架構體系中,泡泡瑪特的海外業務由 COO 司德負責泡泡瑪特中國(涵蓋中國內地及中北美部分市場,國際總裁文德一負責泡泡瑪特國際(主要涉及東南亞、歐洲、澳新、日韓等市場),各單獨市場的 GM 直接向司德或文德一匯報。
而最新的架構體系則在司德和文德一與 GM 之間增設了大中華區、美洲區、亞太區、歐洲區四大區域總部。具體分管上,司德負責大中華區和美洲區,文德一負責亞太區和歐洲區。2024 年,泡泡瑪特的港澳臺及海外業務收入達 50.66 億元,同比增長 375.2%,占公司總收入的 38.9%,一躍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強勁引擎。東南亞市場貢獻最大,收入達 24.03 億元,同比增長 619.1%;北美市場收入 7.23 億元,增長 556.9%;歐澳及其他市場收入 5.54 億元,增長 310.7% 。電商渠道方面同樣成績斐然,泡泡瑪特官方網站收入增長 1,246.2% 達 5.31 億元,TikTok 平臺收入增長 5,779.8% 至 2.62 億元,Shopee 平臺收入增長 656.0% 至 3.24 億元。充分彰顯出全球市場蘊含的巨大潛力以及快速增長的趨勢,也正是基于此,王寧做出讓司德和文德一分別掌舵不同區域全球市場的戰略安排。
同時,泡泡瑪特進一步強化中臺。公司總部針對業務關鍵場景梳理出 10 個中臺部門,包括品牌市場、品牌視覺、門店空間設計等。這些部門將貼合實際業務,向司德和文德一雙線匯報。此前,泡泡瑪特國際和泡泡瑪特中國在門店、市場等部分有各自獨立團隊,中臺一體化后,人才資源得到重新整合,協同效率有望大幅提升。王寧親自管理司德和文德一兩位高管,以及總裁辦、財法中心等五個核心部門,確保公司核心板塊的穩定運作與戰略把控。
本次組織架構調整,主要是為了通過組織架構升級進一步提高內部效率、信息流淌速度,并讓一些沿用多年已經不適合今天泡泡瑪特業務的組織模式完成進化。而更深層的本質是,王寧希望各個業務板塊可以精細化深耕,并大幅度提高公司內的協同效率。
業績回顧:從起伏到爆發的增長曲線
2018 - 2020 年,泡泡瑪特營收實現高速增長,同比增長率分別達到 225.49%、227.19%、49.32% ,呈現出迅猛的上升態勢。然而到了 2022 年,營收增速驟降至 2.81%,遠低于前兩年水平,凈利潤也同比下降 44.32%。
為擺脫困境,泡泡瑪特開啟自救行動,推進全球化和集團化戰略布局。2024 年財報顯示,泡泡瑪特實現營收 130.4 億元,同比增長 106.9%,凈利潤 34.0 億元,同比增長 185.9%。其中,中國內地營收 79.7 億元,同比增長 52.3%;海外及港澳臺業務營收 50.7 億元,同比增長 375.2%。從渠道來看,2024 年內地凈增線下門店 38 家,總數突破400家,機器人商店達 2300 家,線下門店收入增長 43.9%,機器人商店收入增長 26.4%。線上渠道方面,抽盒機營收增長 52.7%,天貓旗艦店營收增長 95%。
毛絨類產品成為業績增長的關鍵驅動力,2024 年營收 28.3 億元,同比增長 1289%;手辦類產品營收 69.4 億元,同比增長 44.7%;MEGA 營收 16.8 億元,同比增長 146.1%;衍生品及其他產品營收 15.9 億元,同比增長 156.2%。在 IP 貢獻度上,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 和 CRYBABY 等 4 個 IP 營收均超 10 億元,多個 IP 營收過億。
競爭壓力下的主動求變
與國內同行如 TOP TOY 相比,TOP TOY 是名創優品旗下潮玩品牌,2024 年前三季度營收約 7 億元 ,與泡泡瑪特 2024 年 130.4 億元的營收差距較大。但 TOP TOY 發展速度不慢,且憑借名創優品的資源優勢,在 IP 合作和門店擴張上不斷發力。
放眼國際市場,萬代公司 2024 年銷售額約 601.7 億元,凈利潤 82.8 億元 ;孩之寶 2024 年收入約 300.6 億元 。這些國際巨頭在 IP 儲備、產業鏈成熟度等方面具有深厚底蘊。萬代擁有龍珠、機動戰士高達等眾多知名 IP,孩之寶旗下的 “小豬佩奇”“變形金剛” 等 IP 也聞名全球。
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泡泡瑪特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有著深刻目的。當下泡泡瑪特業績增長的關鍵點,其一在于 IP 生態的強勁迭代。2024 年,旗下 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 和 CRYBABY 四大 IP 營收均破 10 億元,DIMOO WORLD、HIRONO 等 13 個 IP 營收破億 ,形成 “超級 IP + 長尾矩陣” 格局。像 The Monsters 系列(含 LABUBU)營收達 30.4 億元,同比暴增 726.6%,一躍成為第一大 IP 。通過 “為 IP 定制工藝”,LABUBU 坐坐派對系列火爆出圈,帶動毛絨品類收入占比突破 20% 。從藝術家簽約、用戶數據反饋到供應鏈快速響應,其 “IP 工業化” 體系能在 6 個月內實現從創意到爆款產品的轉化 ,高效的 IP 運作極大推動業績上揚。
其二是全球化布局的全面開花。2024 年,港澳臺及海外市場貢獻了 50.7 億元收入,占比攀升至 38.8%,成為第二增長引擎 。東南亞以 24 億元營收領先,北美市場收入 7.2 億元,同比增長 560% 。泡泡瑪特海外門店全部直營,復制國內成熟會員體系,美國會員數突破 170 萬,海外復購率達 45%,高于國內 。這種 “重運營” 模式雖前期成本高,但積累了用戶數據與本地化經驗,為持續增長奠基。
隨著海外業務占比近 40%,原有的管理架構在應對大規模全球化業務時,諸多問題逐漸暴露。在協同效率方面,泡泡瑪特國際和中國在門店、市場等部分曾有各自獨立團隊,導致人才資源分散,難以集中力量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增設大區后,能依據不同區域市場特點,制定更為精準的區域戰略,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在信息流通上,以往單獨市場 GM 直接向司德或文德一匯報,信息傳遞層級相對復雜,容易造成信息損耗與延遲。新架構下,增設的大區可作為信息中轉站,對來自各個核心市場的信息進行初步整合與篩選,再傳遞至高層,大大提高信息流通速度與準確性。同時,強化中臺能將品牌市場、供應鏈等 10 個中臺部門進行整合,實行向司德和文德一雙線匯報,打破部門壁壘,提升各業務板塊協同作戰能力。無論是應對國內 TOP TOY 等競品在 IP 合作、門店擴張上的追趕,還是抗衡萬代、孩之寶等國際巨頭深厚的 IP 底蘊與成熟產業鏈,都能以更敏捷、高效的組織體系迎接挑戰。
此外,泡泡瑪特線下樂園等新業務需要長期投入與精細化運營。新架構有助于集中公司優勢資源,從 IP 打造、場地規劃到運營管理等各個環節,進行統一調配與精細把控,推動這些業務穩健發展,避免因資源分散或組織協調不暢,導致新業務發展受阻。
泡泡瑪特在業績巔峰期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是基于對自身發展階段、市場競爭態勢的深刻洞察。通過這次調整,泡泡瑪特期望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進一步鞏固優勢,拓展增長邊界,構建更加堅實的商業版圖。但變革之路往往充滿挑戰,新架構能否如預期般高效運轉,助力泡泡瑪特持續領航潮玩市場,仍有待時間檢驗。
下附王寧內部信全文:
全體泡泡伙伴:
大家好!
過去的一年,我們集團的整體業務,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績。在此感謝全體泡泡伙伴的努力付出!
我們的全球化進程持續加速,海外業務在集團的收入占比接近40%,且未來將進一步向國際化集團的方向邁進。為加速推動全球化戰略落地,為更大規模的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經集團管理層深入討論后決定,即日起啟動全球組織架構全面升級。
此次升級的核心是聚焦區域戰略,我們計劃在大中華區、美洲區、亞太區、歐洲區等設置區域總部,優化資源調配空間,通過更加扁平化的組織架構,提高集團管理和協同效率;集團平臺部門也將升級為賦能全球的引擎,更好地為各國家和區域的運營發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在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的同時,也為內部新生力量開辟更多晉升的通道。伴隨組織架構升級,泡泡瑪特集團高級副總裁文德一將兼任集團聯席COO,與司德共同負責集團在全球業務的管理及運營工作。
我們希望能夠以此次架構升級為起點,共同推動組織的成長,一起“向上努力,向外看”,讓泡泡瑪特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實現全球化的企業,也通過人才密度的提升,幫助每一位伙伴在跨文化碰撞中拓寬視野,收獲個人職業生涯的成長。
秉持著“創造潮流、傳遞美好”的理念,期待與全體泡泡伙伴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世界的泡泡瑪特”,為全球粉絲帶來更多美好瞬間!
泡泡瑪特國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王寧
2025年4月14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