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觀電影史可以發現,電影大師們往往并非單一角色的創作者,他們常在導演、編劇、制片人、演員等多重身份間游弋,用多面的棱鏡折射出光影的萬千可能。
在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大師班上,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跨界電影人——本屆北影節“天壇獎”評委會主席、中國導演、演員、編劇姜文,將分享他幾十年來在光影天地之中潛心雕琢、步履不停的創作旅程。
姜文工作照
姜文是中國電影界在表演與導演領域均留下深刻印記的創作者之一。他曾出演《有話好好說》《宋家皇朝》《本命年》等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憑借所主演的《紅高粱》《春桃》等影片兩度斬獲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多次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并以《太陽照常升起》《一步之遙》等導演作品,入圍國際頂尖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并獲得重要獎項,在國際影壇贏得聲譽。他的藝術風格兼具野性浪漫與深度思索,無論是作為演員的爆發力,還是作為編劇、導演的創作力,都透露出強烈的個人印記——粗糲中見浪漫,戲謔里藏鋒芒。
《讓子彈飛》劇照(左二)
作為演員,姜文始終以極富張力的表演,為每一個角色注入生命力,無論是虛構人物還是歷史人物,都能被他演繹出強烈的個人印記。《紅高粱》中姜文飾演的“我爺爺”余占鰲,以原始粗獷的生命力顛覆了傳統農民的形象;《春桃》里隱忍的劉向高則展現了他在欲望與道德的激烈拉鋸之中細膩的表演層次;在《本命年》中,他塑造的李慧泉成為了時代迷茫青年的縮影,那種無處安放的憤怒與孤獨至今看來仍舊震撼人心;而在《大太監李蓮英》和《秦頌》中,他分別飾演陰鷙的太監李蓮英與暴戾的帝王,證明了自己對復雜歷史人物的深層理解能力。
姜文工作照
他的表演從不被電影類型所限制:喜劇電影《有話好好說》中,他略帶荒誕的表演賦予了角色獨特的幽默感;懸疑電影《尋槍》中,他將丟槍后的挫敗失態演繹得淋漓盡致。無論是何種角色,姜文都為其注入了一種身體先行、恣意創造的激情與動力,體現出了演員姜文的獨特魅力。
《有話好好說》劇照
作為編劇、導演,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像一支精心設計的狂想曲,不斷拓展著電影的邊界,也持續刷新觀眾對他與電影的想象。從1994年《陽光燦爛的日子》開始,他便以少年的視角回溯青春的叛逆與迷茫,用熱烈的畫面和肆意的情感勾勒出一個荷爾蒙綻放的年代,造就中國青春電影的經典之作。如果說《陽光燦爛的日子》讓觀眾看到了個性張揚、情緒充沛的姜文,那么《太陽照常升起》則讓觀眾領略到了他對敘事結構的大膽突破與故事世界的天馬行空。在《太陽照常升起》中,他徹底打破線性敘事邏輯,以碎片化的時空和超現實的畫面風格,構建了一個充滿神秘感與想象力的世界,展現了浩渺磅礴的時代變遷和與此相伴的復雜微妙的人性。而最讓觀眾津津樂道的,是他之后的《讓子彈飛》。姜文選擇以西部片的視覺外殼包裹一個中國氣質的民國故事,其中酣暢淋漓的臺詞與大膽外放的表演如今已成為了現象級經典。
姜文工作照
之后他推出自己“北洋三部曲”的第二部——《一步之遙》,用奢華絢爛的視覺狂歡重塑民國傳奇,以“元電影”書寫等特質體現了姜文電影敘事的實驗性。在“三部曲”終章《邪不壓正》中,他延續了前兩部作品的浪漫俠義,在屋頂上飛檐走壁的李天然以及和權謀博弈的藍青峰之間,家國情懷與江湖快意交織成一幅撥人心弦的視覺畫卷。他的電影總能調動觀者與之一同走進敘事的迷宮,享受每一處分岔路口的驚喜相逢。這種創作姿態,讓姜文的作品始終令人著迷。
姜文工作照
姜文,本身就是中國電影中的一個獨特存在——他以過人的才華,在編、導、演的多重維度上不斷突破創作的邊界。無論是早期塑造的那些在時代夾縫中掙扎著生存的野蠻生命,還是后期參與改編、執導的充滿鮮明個人風格的作者電影,在商業大潮席卷電影產業的今天,他始終秉持著清醒的洞察,堅持著創作的本真初心,守護著電影作為藝術表達的先鋒性。
本次電影大師班,姜文將帶領觀眾走進他的電影世界,分享作為創作者如何在不同維度間展開自我突破,用光影塑造真實人生,激蕩時代回響。
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姜文電影大師班將于4月25日13:30-15:00在北京朝陽郎園Station準點劇場舉辦,電影大師班活動在官方獨家售票平臺貓眼進行售票,開票時間為4月14日15:00,歡迎購票參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