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布景、多巴胺色裝飾,春日的青島歷史城區,充滿詩意與浪漫。清明節假期,歷史城區客流量暴增,三天累計接待市民游客100.11萬人次,單日最高32.76萬人次到中山路“逛街里”。顯然,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獨特的文旅魅力,青島歷史城區已成為城市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
當下,歷史城區圍繞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挖掘青年消費潛力、持續上新業態,這些“新潮”“復合式”“場景化體驗”的首店,極具“流量”與“看點”,為市民游客解鎖更多新體驗,“拉滿”歷史城區消費活力值。隨著歷史城區全面轉入街區運營階段,業態升級、場景煥新、活動創新、商旅文深度融合等無疑將為老城“長紅”發展注入新動能。
圍繞激活文旅消費,打造國內一流商業街區。今年,歷史城區將在做精做優業態、提升主題街區品質上下功夫,在常態節慶演藝活動上持續發力,不斷激發老城商業活力、提升消費質效,推動青島歷史城區特色商業街區高質量發展,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01、業態上新,一批特色首店“開業”
“好運噴霧”等情緒虛擬產品走俏、Jellycat帶來全網沉浸式“過家家打包服務”熱潮……當下興起的這些消費新現象無不證明,在存量市場白熱化競爭的格局下,消費的核心正在從物質產品消費邁向體驗消費、情緒消費。
在新入駐歷史城區的業態中,主打提供情緒價值的特色創意店占多數。這些寶藏店鋪以獨特創意與文化內涵,為消費者提供全新的消費體驗,一經入駐,便迅速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走紅”,收獲眾多年輕消費者的關注與追捧。
位于青島海誓山盟廣場的山東首家C^3設計師文創集合店,是一家集文創、餐飲、劇場、手作、生活雜貨等于一體的跨界店鋪,主打集合藝術和生活時尚消費,目前正在裝修,預計一周后開業。“從古老的手工藝品到現代的文創產品,從日常的餐具杯碟到稀有的藝術收藏品,我們精心搜羅南北半球的各式雜貨,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此外,我們也擁有專業的設計師團隊,能夠打造出符合市場趨勢且能引起消費者共鳴的設計作品。”C^3設計師文創集合店相關負責人李真真說。
從文創風的興起到密室逃脫的流行,從為體驗消費到為情緒買單,隨著“Z世代”消費主力軍的崛起,個性化、體驗化、社交化的新興消費需求迎來廣闊市場空間。
入駐青島地標建筑“海上皇宮”的國內頭部密室IP——UMEPLAY山東首店已入場施工,將于今年5月份揭開神秘面紗。UMEPLAY位于海上皇宮的三、四層,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作為國內首批用“實景”搭建虛擬游戲世界的團隊,UMEPLAY將沉浸式互動模式融入傳統密室行業,以超感官實景電影體驗、邏輯縝密的優質劇情、專業的角色演繹觸達當下年輕人的嗨點。
除UMEPLAY山東首店外,旅游旺季前,上街里MALL、芳園里、希爾頓摩庭酒店等60余個重點項目將密集開業,順興樓、盛錫福等老字號品牌將同步煥新,新增消費場景8萬平方米以上,為老城增添時尚消費新空間。
02文化賦能,更多主題街區“開街”
縱觀國內,各色歷史街區不在少數,并因各自獨特鮮明的標簽而廣為人知。
例如,寬窄巷子以“歷史+時尚”結合的模式吸引客流,成為成都城市地標;磁器口古鎮融合瓷器手工藝與特色小吃,成為重慶“活著的古鎮”代表;上海田子坊吸引藝術家入駐并衍生出小眾畫廊、手作工坊,一批文化創意與時尚消費類品牌由這里走出上海、走向全國。
“‘商旅文融合’是街區發展的核心路徑,要注重以在地文化為內核,構建‘可逛、可玩、可記憶’的消費生態圈,避免業態同質化。”中國步行商業街工作委員會主任韓健徽認為,主題街區打造要結合地域文化,如活化歷史建筑、挖掘歷史文化、展示傳統技藝等,使其成為城市文化傳播的窗口。
在青島,初建于1905年的黃島路全長400余米,曾是遠近馳名的馬路市場。俯瞰這條百年老街,十幾座里院建筑分布兩側,場景資源十分豐富。“目前,我們正加快推進業態招商談判及協議簽約,確認各里院具體落戶項目,并按照院落功能、業態定位,細化設計方案。”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南區正聯合國內專業商業運營團隊加快完善街區功能定位,計劃重點引進里院沉浸劇場、演藝綜合體、明星品牌集合店、文學主題酒店等融合青島本土文化和影視元素的體驗類業態,將這里打造成影視元素集聚的主題街區——“青島十二里”影視文化街區。
為迎合年輕群體對場景化消費的需求,青島歷史街區正通過差異化定位、精致化營造,打造兼具購物、休閑、社交的綜合性體驗“第三空間”。
今年,市南區將對主題街區進行優化升級,促進劈柴院美食街區、銀魚巷年輕力街區、太興里北區潮玩街區等品質提升,實施河北路、天津路、山西路等精品酒店集群載體改造,進一步豐富消費場景、集聚街區人氣。
在全面做好中山路核心區運營提升的同時,市南區還將高標準推進蘇州路、大學路、八大關等拓展區域保護更新,構建“1+3”組團式發展模式,加快打造彰顯歷史城區特質和城市精神的特色商業街區矩陣。
03活動創新,節慶演藝常態“開演”
對于歷史城區來說,節慶演藝活動不僅是提升客流吸引力、推動業態升級的關鍵動力,更能通過文化賦能,增強城市認同感、塑造獨特形象,并提升整體競爭力。
40余家國內頂尖喜劇演出團體、近百位國內一線影視綜藝明星走進里院公益演出;10天吸引247萬人次到老街區看喜劇、觀街景、嘗美食、品文化,單日最高客流量超34萬人次……去年,首屆青島里院喜劇節成為歷史城區“現象級”活動,“到里院看喜劇”成為青島新的文化名片。
區別于傳統喜劇多在大舞臺上表演,里院喜劇節基于青島獨特的建筑空間、文化背景、明星資源等,將喜劇融入生活化場景,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目前,新一屆里院喜劇節正在籌劃當中,將繼續依托里院空間,邀請國內頂級的喜劇團隊和明星參與,挖掘里院歷史中的鄰里文化、市井故事,轉化為喜劇創作素材,通過脫口秀、即興喜劇、互動游戲等輕量化、高參與度的形式,給游客帶來一場喜劇盛宴。
與上一屆不同的是,今年喜劇節將嘗試市場化運作模式,推動喜劇節從單純做活動向打造全域文旅生態轉型。街區將設置喜劇裝置藝術、快閃劇場,聯動周邊咖啡館、民宿推出“喜劇套餐”,開發“喜劇+市集”“喜劇+夜游”等復合業態,延長游客停留時間,讓游客在賞劇的同時將更多的消費留在街區。同時,加快“里院喜劇節”IP化運營與衍生開發,推出專屬IP形象及文創產品,將里院喜劇節固化為城市文化新名片,推動市南區從“景區旅游目的地”向“文化旅游目的地”轉型,助力老城復興與文旅產業升級。
活動是歷史城區引流的重要方式,但活動策劃只有緊跟消費者需求,才能釋放更大吸引力。張洋認為,歷經幾年的摸索,歷史城區應從“廣撒網”轉向分層運營,針對不同群體設計差異化活動;強化“在地文化+潮流”融合,用沉浸式劇本殺、數字光影技術等現代方式詮釋老城文化;強化打造季度性主題IP意識,推動由“單點活動”向“長線IP培育”轉變,促進街區吸引力持續提升。
市南區將繼續開展常態節慶演藝,引入優質演藝資源,做好“逛春天”“啤酒節”“賞秋天”“逛街里節”系列節慶活動策劃,常態化開展“街頭微演藝”等各類演藝活動,提升文化演藝品質,豐富文旅產品供給,培育消費新熱點。
04、歷史城區,“上新”更多精彩
○60余個重點項目將開業
旅游旺季前,UMEPLAY山東首店、上街里MALL、芳園里、希爾頓摩庭酒店等60余個項目將密集開業,順興樓、盛錫福等老字號品牌將同步煥新,新增消費場景8萬平方米以上,為老城增添時尚消費新空間
○一批主題街區將“亮相”
黃島路將打造成為融合青島本土文化和影視元素的主題街區——“青島十二里”影視文化街區。
○多樣活動主打沉浸式體驗
新一屆里院喜劇節正在籌劃當中,將邀請國內頂級的喜劇團隊和明星參與。
(文章來源:青島日報、上街里、微市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