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日報》4月14日版面圖
加強“三個管理”,提升檢察管理能力和水平,根本目的是推動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推進高質效辦案,必須找準影響檢察辦案質效的“癥結”。“癥結”怎么找?辦案質效分析研判就是一個有效的抓手。應勇檢察長在為國家檢察官學院2025年春季學期首批調訓班次授課時強調,要把常態化、機制化開展辦案質效分析研判作為抓管理、促業務、提質效的重要任務,抓好重點案件類型、重點辦案領域、重要業務態勢的分析研判,更加全面準確掌握動態、把握趨勢、查找問題、研提對策,促進高質效辦案。
開展辦案質效分析研判是最高檢加強檢察管理的一次重大探索與轉變。最高檢黨組反復強調,作出“一取消三不再”決定,不是不要數據,更不是不抓管理。相反,抓管理的責任更重,對數據的要求更高。從2024年第三季度開始,最高檢檢委會對全國檢察機關業務情況的分析研判,從過去的“檢察業務數據分析研判”調整為“檢察辦案質效分析研判”,通過深入研究業務數據反映的法治建設、司法工作、檢察辦案等方面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優化業務決策、加強業務指導、提出改進措施,這是最高檢黨組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調整,也為如何開展辦案質效分析研判作出了示范。各級檢察機關要深刻把握開展辦案質效分析研判對提升檢察管理能力水平、推進高質效辦案的重要性、必要性,不斷提升辦案質效分析研判的科學性、有效性,既要對整體檢察業務進行宏觀分析研判,也要對各個業務部門的具體檢察業務進行專題分析研判,切實做到抓業務心中有數、促工作手中有招。
數據質量是科學、精準開展檢察辦案質效分析研判的前提和基礎。抓牢抓實辦案質效分析研判,必須確保業務數據真實、客觀、準確。如果數據失真,分析研判必然會跑偏。當前,全國檢察業務數據準確率總體是好的,但有一些地區為了數據好看還存在“數據加工”“數據注水”等“數據美容”現象,部分地區仍存在數據錯填、漏填、遲填等不規范填錄,導致數據不準等問題。對此,各級檢察機關要持續加強業務數據質量日常監管,在數據真實、客觀、準確的基礎上,真正發揮業務數據的分析研判功能,全方位、多角度把握檢察業務工作發展態勢,及時發現檢察業務工作的“癥結”,“對癥下藥”提出改進措施,釋放數據在檢察業務管理中的效能。
抓住重點,才能干出高質效。抓牢抓實辦案質效分析研判,必須抓住“三個重點”。辦案質效分析研判不是簡單的數據比對分析,而是要更加注重對重點案件類型、重點辦案領域、重要業務態勢的分析研判。要持續關注重點案件類型,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檢察工作重點任務,因時因勢選取在類案處理、類案監督等方面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案件類型進行專題分析,從而更好掌握類案的發案特點,針對性提出懲治和預防舉措,更好促進社會治理。要堅持盯緊重點辦案領域,立足憲法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責定位,充分分析法定履職領域的具體辦案情況,從中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地域性問題,對癥綜合施策,提高辦案質效,推動做實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要精準把握重要業務態勢,堅持靜態數據動態看,通過較長時間的數據變化,分析研判業務工作變化趨勢是否健康,加強對業務工作的宏觀管理、動態管理,切實做到“抓前端、治未病”,促進提升檢察機關整體辦案質效。
循道而行,方能致遠。開展辦案質效分析研判,是一體抓實“三個管理”、全面提升檢察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抓手,也是推進檢察機關高質效履職、創新發展的現實需要。各級檢察機關、全體檢察人員要緊緊圍繞“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這個核心,抓牢抓實檢察辦案質效分析研判,努力把科學管理效能轉化為高質效辦案實績,不斷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檢察實踐推向深入。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編輯:劉釗穎 劉子昌 吳鵬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