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學費和含金量掛鉤,根據院校知名度不同,學費跨度很大,高的有7、80萬,低的有5萬以下。
學費高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頭部院校,這些院校知名度高,資源也比較優越。那么想考名校MBA,究竟要年薪多少才夠?不同年收入水平的同學,分別適合考哪些院?!?/p>
今天小編就來結合最新的MBA高校新生畫像,跟大家嘮嘮這些問題~
首先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國內高校MBA新生都是什么年收入水平?
商學院錄取新生都是什么收入水平?
01 北大匯豐MBA2023級新生年收入:新晉MBAer的薪資中位數是70萬。
02.北大光華MBA2023級新生年收入:年收入100萬以上人數占比超過36%;年收入40萬以下約10%;
03.人大MBA2023級新生年收入:年收入100萬以上人數占比超過12%;年收入20-100萬區間占比超過70%;
04.同濟MBA2024級新生平均年收入:37.63萬
05.吉林大學MBA2024級新生年收入情況:年薪10-20萬區間人數占比36%;年薪20-40萬區間人數占比31%;
06.華南理工MBA2024級新生平均年收入:
07.西安交通大學MBA/EMBA2024級新生年收入:
08.山東大學MBA2023級新生年收入:
從各大院校公布的MBA錄取生源的年收入數據:可以看到新生年收入跟院校知名度有很大關系,一檔名校新生年收入基本25萬起步;平均年收入60萬左右;80%的人在30-100萬之間;,二檔985高校新生年收入20-40萬占比較多。
當然,每個人的財務狀況和對教育投資的意愿都不盡相同,最終的決定應該基于個人的具體情況。擇校還是要考慮自己的職業規劃與學校特色方向的匹配度,不要只一味的追求名校光環,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不同年收入適合讀哪些MBA院校?
關于年收入多少才適合讀MBA這個問題其實并沒有定論。一般來說,如果你的年收入至少是目標院校學費總額的1.5倍,那么經濟壓力會相對較小。例如,如果你的年收入為15萬元,那么選擇學費大約10萬元的院校,也就是教育支出約占年收入的20%左右是比較合理的比例。
而國內高校非全日制MBA學費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區間:30-50萬、15-30萬、15萬以下。
第一檔:頂尖名校商學院
學費區間:30-50萬;
適合人群:年薪超過50萬的高收入水平人群,比如企業主、公司高管等就讀。
大都是以北京上海為主的一線城市一流商學院,比如清華、北大、人大、長江商學院、上交、復旦、同濟、中山管理學院、浙大、中歐國際,學費貴的要死,20萬起步,40萬也很常見,EMBA也有超過7、80萬的。
第二檔:高含金量985/211商學院
學費區間:15-30萬
適合人群:收入比較穩定,年薪在20-30W左右的同學;
這部分占國內商學院大多數的985/211院校,像北師大、北理工、中國農業、央財、中科院、外經貿、上海大學、上海師范、上外、上體、南航、東南、武大、山大、天大、南開...等各地知名院校,學費中上,分布在15萬—30萬左右。
第三檔:普通商學院
學費區間:15萬以下
適合人群:剛參加工作沒幾年,收入水平一般,年薪在10-15W左右的人群
主要包括:
1)A區高性價比普通院校:院校實力、報考熱度不比名校,競爭不是很激烈,所以學費略低才是合理的;
2)大部分B區院校:像新疆,云南,貴州,內蒙古,寧夏,青海和海南地區各MBA院校,最低2萬多,最高10幾萬,這些省份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經濟不夠發達,以及學校知名度不高,國家都把這些地方劃分為B區院校,分數線比A區低10分左右,所以MBA學費會比較低,如果高的話,根本很難招生。
以上的院校新生年收入以及不同區間的MBA學費可以給大家一個大致的參考,一般來說,院校MBA項目越好,學費越貴,對考生的綜合背景要求更高,上岸難度越高。
還是那句話,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雖然MBA的含金量可以通過學費來考量,但這些也不能當做你擇??紤]的唯一標準,需要綜合個人的職業目標、興趣、財務狀況以及項目的特點和優勢等多個因素,才能為你的職業生涯帶來長遠的正面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