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賈峰
“河小青”是共青團組織動員廣大青少年參與河流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的青年志愿服務品牌,以青春力量守護碧水清流。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助力打造美麗林州,共青團林州市委以“四高四爭先·青年勇擔當”為主題,組織各鎮團委及青年志愿者團隊,開展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以實際行動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為守護林州綠水青山注入青春力量。
多線聯動:青年志愿者化身“護河衛士”
在林州市人民公園,20余名大學生聯盟成員及青年志愿者手持垃圾鉗、環保袋,沿河道及綠化帶展開“地毯式”排查,彎腰撿拾煙頭、果皮、塑料瓶等垃圾,并嚴格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志愿者申釗源邊清理邊介紹:“草坪縫隙里的垃圾最難清理,但我們絕不放過任何死角。”經過志愿者們的努力,公園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紅藍馬甲交相輝映,成為了林州城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淇水悠悠,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我憂。”淇河,史稱淇水,是一條在《詩經》里流淌了3000年的古老河流。五龍鎮和臨淇鎮的青年志愿者們來到淇河河岸,沿河道細致排查,清理漂浮物和隱蔽垃圾,并向過往市民普及環保知識。志愿者宗芷伊手持長柄夾,探入石縫夾出一只被淤泥包裹的飲料瓶,感慨道:“每一處細節都關系到河流的‘健康’,必須認真對待。”在清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志愿者們能夠通過“河長制”直接上報并跟蹤處理,推動了“河小青”品牌與“河長制”有效銜接,形成“青年引領+全民參與”護河模式。
在橫水鎮洹河濕地公園,志愿者們三人一組深入河灘草叢,用夾子精準“揪”出隱匿的塑料袋和煙頭。陵陽鎮“河小青”隊伍則聚焦七一廣場周邊河道,熱火朝天地清理河道。志愿者們不僅撿拾垃圾,還向周邊商戶發放環保倡議書,呼吁減少污水排放。“原來一個煙頭能污染500升水,以后可不能隨手亂扔了!”居民劉女士在活動中深受觸動。
從公園到河岸,從城區到鄉鎮,“河小青”志愿者們用雙手擦亮城市生態底色。林州團委干部魏琪說:下一步將深化‘河小青’品牌建設,青年志愿者的行動不僅美化了環境,更播撒了綠色文明的種子。期待更多市民加入護河行列,共同書寫林州‘水清岸綠’的生態新畫卷!”
編審:孫喜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