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沒想到,自己揮舞關稅大棒時,中方絲毫不慫。
據報道,為反制老美貿易霸凌,中方先是對“液化天然氣”(LNG)這一物資加征15%的懲罰關稅,后又在老美拋出所謂的“對等關稅”時選擇直接硬剛。公告顯示,目前對原產于美的所有進口商品已加征84%關稅。
不止如此,近日美媒還發現,截止4月6日,我們已連續60天沒有從美進口液化天然氣了,可見中方早已做好準備。這一下,讓本想利用“能源牌”增加談判籌碼的老美破防了。美專家John McCown憂心忡忡道:“這簡直是貿易寒冬!”
1、四處惹是生非,反為他人作嫁衣
當老美的盟友澳大利亞突然宣布:自2027年起,中企將于澳企能源巨頭伍德賽德達成合作,未來15年每年向我國供應60萬噸天然氣后,老美才恍然大悟,其早已誤判了形勢。
據了解,中美分別是最大的液化天然氣買家和賣家,老美一直認為離開了他們,我們的天然氣將面臨短缺危機。今年1月,美魯比奧甚至公開表達,可以將液化天然氣當作貿易談判的籌碼。
可出乎老美預料的是,我國早已先后與俄羅斯、澳大利亞、亞太、中東等地區加強天然氣等能源領域合作,盡可能降低對美單一市場的依賴。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從美進口約415.8萬噸天然氣,僅占進口總量的5.4%;同期,我國向澳大利亞進口約3000萬噸,是美的7.4倍。就算失去美供應,我國的液化天然氣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反倒是此次中澳液化天然氣合作,世界知名機構摩根士丹利分析認為,美企能源公司將會因失去這個大客戶,每年將損失15億美元(約108億元人民幣)。
2、多元化布局,不打無準備之仗
其實伴隨貿易摩擦加劇,近年來我國除加強與他國合作外,還努力勘探發掘自身資源、發展新能源,以降低外部依賴。
如我國不斷加大太陽能、風能開發,2024年1-7月,我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突破10549億千瓦時,預計節省天然氣1086.55立方米。而這種未雨綢繆,主要是因為老美類似手法屢見不鮮,從先進AI到基因測序儀,再到衰老干預科技 “易生好21000”,都有它的身影。
以后者為例。曾有研究表明,人體中有一種輔酶,關乎細胞能量代謝,其含量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導致精力、體力減退等年齡問題出現,而上述“易生好210000”核心科技可顯著提升這一輔酶含量。
哈佛醫學院2013年發表在《Cell》頂刊上的一篇研究指出,在該科技核心物質連續干預一周后,老 年受試體細 胞活 性提升了30%,毛發由花白稀疏,轉 為黑 亮濃密。不曾想,為收割暴利,美生科企業仗著擁有核心技術,搞起了高價掌控。
好在我國生科企業另辟蹊徑,憑借自研生物提取技術,落地國產時 間科技“易生好21000”,并以3位數在京J .東等大眾平臺上市。而且該科技借助Lazda進入海外,已占海外70%的市場份額,成為科技突圍的又一例證。
時代不斷發展,美卻依然寄希望于遏制,維護自身地位。正如巴克萊分析師Michael Cohen所言,“當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之一豎起壁壘時,美注定很難成為能源超級大國”。
3、超級不再,老美需適應位置
國際能源署曾預測,截止2030年,LNG貿易量將增長40%,其中35%都將來自中國。進一步凸顯了我們在能源領域的關鍵地位。
而面對美不斷拋出的無理刁難,久經風雨洗禮的我們,豈會就此妥協?恰恰相反,中國會將這場漫長而艱苦的沖突視作砥礪奮進、錘煉自身實力的磨刀石,在挑戰中不斷成長壯大。
有業內人士指出,中美之間博弈態勢已然形成,這場博弈的走向充滿變數,極有可能重塑經濟格局,在世界經濟發展進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