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溫州4月14日電(奚金燕 蘇志敏 戚克平 王磊俐)群山疊翠間,一條銀帶穿云破霧,蜿蜒伸向遠方。從2003年首段開工到2023年景文高速通車,歷時20年建設的龍麗溫高速公路,以476公里的壯闊身姿橫貫浙西南11個縣市,串聯起3市11縣的“共富夢想”。這條橋隧比近50%、總投資超520億元的“云端天路”,以“一條路激活一片區域”的實踐,成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生動注腳。
交通是戰略性、先導性、基礎性、服務性工程,是推進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戰略支撐。只有加快建設高水平交通強省,讓身為發展先行官的交通首先強大起來,才能不斷為浙江高質量發展暢通血脈、提供動力,才能在共同富裕大道上加速奔跑。
浙江交通集團作為浙江交通建設、發展的主力軍,不斷強化國有資本推動共同富裕戰略功能,瞄準縮小“三大差距”,發揮綜合交通全產業鏈優勢,打造“優路網、聚產業、引資本、強賦能”的交投共富模式,在服務浙江山區高質量發展、交通強省建設、海洋強省建設、“千萬工程”、山海協作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舉措中構建起山區、海島現代化交通體系,加速串起“城與鄉”“山與海”“內與外”的人流、物流、資金流。
浙西南山區曾因群山阻發展起步較晚。麗水景寧到溫州文成,直線距離僅60公里,卻需繞行3小時盤山公路;泰順的獼猴桃因運輸顛簸損耗高達30%;松陽萬畝茶園的美景“藏在深閨無人識”……
改變始于2003年。2003年,龍麗溫高速龍游至麗水、麗水至龍泉段開工建設,2006年底,龍游經北埠至龍泉段建成通車。2013年6月25日,龍麗溫高速龍泉至慶元段通車,標志著麗水市實現了“縣縣通高速”的目標,所轄9個縣(市、區)全部融入全國高速公路網。2023年1月,景文高速正式建成通車,歷時20年的龍麗溫高速建設畫上最后一筆。
龍麗溫高速文成至瑞安段。 趙恒希 攝
龍麗溫高速公路是浙江交通建設發展史上的一項里程碑工程,也是浙西南山區發展的重要引擎。項目全長476公里的高速公路,由龍麗麗龍段、龍慶段、龍浦段、云景段、文瑞段、文泰段及景文段組成,總投資超520億元,穿越龍游縣、遂昌縣、松陽縣、麗水市蓮都區、云和縣、景寧縣、龍泉市、慶元縣、瑞安市、文成縣、泰順縣等11個縣市,宛如一條巨龍,蜿蜒盤踞在浙西南的群山之間。
20年筑路,20年“破繭”。龍麗溫高速歷經20年建設,數萬名建設者扎根深山,克服了地形復雜、地質災害頻發、生態保護要求高等重重困難,累計建成橋梁593座、隧道224座,橋隧比近50%。
其中,文泰高速的33座橋梁和20座隧道,將原本崎嶇的山路縮短為坦途;景文高速的建設者們在海拔千米的懸崖峭壁間架橋鋪路,使麗水景寧與溫州文成的通行時間從3小時縮短至50分鐘。
俯瞰龍麗溫高速麗水至龍泉段。 劉一洲 攝
一條路的城鄉“雙向奔赴”。龍麗溫高速的建成,不僅帶來了交通的便利,更激活了沿線地區的發展潛力。沿線17個自然人文景區借助“高速+旅游”模式,年接待游客量增長約50%;松陽茶葉、文成楊梅、泰順獼猴桃等特色農產品通過高速網絡快速銷往長三角核心市場,帶動沿線農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長。
此外,高速公路還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麗水生態產業集聚區吸引了2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形成“研發在中心城市、生產在山區”的協作模式。
斗轉星移,交通賦能共富的故事仍在續寫,浙西南山區新一輪交通建設熱潮涌動:衢麗鐵路、瑞蒼高速、義龍慶高速等總投資近千億元的交通項目正在快馬加鞭建設,助力照亮山區“共富路”。(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