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肥城市潮泉鎮孫樓村的櫻桃園里,陳濤正握著修枝剪為林果農示范櫻桃修剪技術。這位有著30年基層工作經驗的林業鄉土專家,正在用手中的剪刀和腦中的智慧,為櫻桃樹勾勒出科學生長的輪廓。
“修剪櫻桃樹就像給人剪頭發,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剪法,這樣樹才能長得好,結的果子也多!”陳濤邊剪邊念叨。“像這種生長不好、發育不良的枝條,搶養分不說還擋光,得剪!”陳濤順手扯過枝條,“咔嚓”一剪下去,枝條落地。“這些過密的枝條,我們也得進行適當修剪,增加樹冠內部的通風透光,讓櫻桃更好的發育和著色。”林果農們緊緊圍在周圍,舉手機的、記筆記的,眼神跟著他的剪子尖打轉。在他的指導下,原本雜亂的枝條變得疏密有致,讓這片櫻桃園在春天里孕育出新的希望,也讓鄉土林業技術在實踐中煥發出蓬勃生機。
作為扎根基層的“土專家”,陳濤在潮泉鎮上寨村試點推廣起垅栽培、高光效樹形修剪、病蟲害綜合防治、果園生草、水肥一體化等蘋果優質高效管理技術,并在全市推廣應用。他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真正成為了一名深受林果農喜愛與信賴的鄉土專家,為全鎮的林果產業鋪就了一條持續繁榮發展的康莊大道。“我的蘋果園多虧了老陳,他手把手地教會了我果園培優新技術,讓我的蘋果產量翻了幾倍,優果率提高到95%以上......”潮泉鎮上寨村蘋果種植戶唐義文說。
像陳濤這樣兼具實戰經驗與新技術知識的“土專家”,在肥城還有很多,他們不辭辛勞,奔波于各個村落,穿梭于田間果園,將先進的林果種植技術毫無保留地傳遞給每一位渴望增收的林果農。
他們是林果農眼中值得信賴的“林果郎中”,更是傳統林業轉型的“新林人”先鋒。正因為有陳濤這樣腳踏泥土、心系創新的鄉土專家,將智慧與汗水澆灌傳統林業的根系,疏通科技興林的“末梢梗阻”,才使得桃都大地萬千果樹在科技的滋養下煥發新生,生長出鄉村振興的累累碩果。
(大眾新聞記者 曹儒峰 通訊員 紀宗玉 石娟 韓雁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