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Leidos公司宣布,其研發的黑箭小型巡航導彈在去年11月完成了從AC-130J Ghostrider炮艇機的制導飛行測試,這一成就標志著美軍在低成本精確打擊武器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測試視頻顯示,黑箭導彈從AC-130J后艙門的兩個斜坡發射管中發射,尾部脫離發射管后,單片彈出式機翼展開,發動機成功點火。此次測試不僅驗證了導彈與飛機的兼容性,還展示了系統的性能、航點上行鏈路、制導精度以及與海軍水面作戰中心作戰管理系統的整合能力。這一突破性進展得到了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SOCOM)和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AFSOC)的聯合實施與支持。
黑箭巡航導彈的發射方式展示了其靈活的戰術應用潛力。在測試中,導彈通過安裝在AC-130J后艙門的兩個斜坡發射管發射,這種獨特的發射方式不僅提高了載機的生存能力,還增強了導彈發射的隱蔽性。除了這種RLT發射方式外,黑箭還可以通過托盤化系統發射,或由固定翼飛機掛架常規投放,這種多功能的發射能力使其可以適應各種戰場環境和作戰平臺。
在這次制導飛行測試中,美軍對黑箭巡航導彈的多項關鍵性能進行了全面驗證。測試內容包括飛機與導彈的兼容性,確保導彈能夠從AC-130J等特種作戰平臺上順利發射。系統性能測試則檢驗了導彈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以及航點上行鏈路的準確性。制導精度的驗證是測試的核心部分,它決定了導彈能否精確打擊預定目標。此外,與海軍水面作戰中心作戰管理系統的整合測試,則檢驗了導彈與指揮控制系統的協同作戰能力。這些測試的結果對于確保黑箭巡航導彈在未來戰場上的有效運用至關重要。
黑箭巡航導彈的研制背景根植于五角大樓對于未來戰爭形態的預判和應對策略。隨著全球軍事力量的均衡發展,美國軍方意識到在未來的高端沖突中,傳統高價值武器的成本和數量將成為制約因素。因此,五角大樓提出了利用可大規模生產的低成本武器來應對未來沖突的需求。在這一戰略指導下,Leidos公司啟動了黑箭小型巡航導彈的研發項目,旨在提供一種經濟可承受、具備快速量產能力的精確打擊武器。通過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開放式架構設計以及數字孿生技術,Leidos在縮短研發周期的同時,確保了導彈的性能和可靠性。這種以經濟效益為核心的研發理念,將有助于美國軍方在保持戰斗力的同時,減輕財政負擔。
黑箭巡航導彈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特點在現代戰爭武器系統中脫穎而出。這款導彈的尺寸經過精心設計,長203厘米,直徑22.86厘米,重量約為91千克,雖然尺寸略超美軍招標時的標準,但其射程能力卻能達到最高要求。黑箭巡航導彈能夠配備光電/紅外導引頭和多模目標捕獲系統,以及抗干擾的GPS/INS導航系統,確保在復雜電磁環境下的精確打擊能力。此外,其態勢感知數據鏈(SADL)與Link-16數據鏈的集成,提供了強大的網絡化作戰能力。導彈的模塊化設計允許根據不同的任務需求快速調整彈體長度和更換前段部件,從而實現快速集成和適應各類運輸機。這種靈活性和適應性使得黑箭巡航導彈成為未來戰場上的多面手。
黑箭巡航導彈的研發過程是一連串精心策劃的測試與迭代。2023年12月,導彈完成了系留飛行與分離測試,這一步驟驗證了導彈在分離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分離測試的成功為后續的系留測試奠定了基礎,其中導彈與海軍水面作戰中心作戰管理系統的整合、飛行軟件功能、導航性能以及安全系統的效能得到了驗證。到了2024年11月,所有這些努力匯聚成一次成功的AC-130J飛機發射的制導飛行測試,進一步證明了黑箭巡航導彈的實戰準備程度。這一系列測試不僅展示了導彈的可靠性,也體現了美軍在武器系統研發上的嚴謹態度。
黑箭巡航導彈的未來應用前景廣闊,美軍計劃將其集成到多種平臺,以擴展其戰術用途和戰略價值。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該導彈將可能被集成到無人機平臺上,這標志著美軍在無人機精確打擊能力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通過這種集成,黑箭巡航導彈將能夠在無需風險人員生命的情況下,對敵方目標實施遠程打擊。此外,無人機作為搭載平臺的靈活性,將使黑箭導彈的部署更為隱蔽,打擊更為突然。這種新的應用方式不僅能夠提升作戰效率,還有助于降低作戰成本和風險,是未來戰爭形態發展的重要趨勢。
在國際軍事裝備的競爭中,成本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中國武器系統通常以高性價比著稱,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國在軍工制造領域的快速進步和成本控制能力。而美國武器,尤其是一些高端精確打擊武器,往往因其研發和生產成本高昂而受到批評。例如,美國傳統巡航導彈的單價超過100萬美元,相比之下,黑箭巡航導彈的研發目標則是將其成本限制在15萬美元左右,以實現大規模生產和裝備。這種價格差異不僅反映了中美在軍事工業上的不同戰略選擇,也揭示了美國在維持其軍事優勢時所面臨的財政壓力。
假設中美之間發生沖突,武器系統的消耗將成為雙方軍費開支的重要部分。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高成本的武器系統將對其財政造成巨大壓力。例如,美軍現役的某些精確制導武器的單價高達數百萬美元,而中國在相似技術水平的武器上花費則相對較少。這種成本差異意味著,在持續的武裝沖突中,中國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維持武器供應,而美國則可能不得不面對武器采購預算的緊張。黑箭巡航導彈的研發,盡管旨在降低成本,但仍需數十萬美元的單價。因此,如何在保持武器系統先進性的同時,進一步降低成本,將是美國在未來軍事策略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