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那會兒,美國硬生生把蘇聯給“熬死”了,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成了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如今,中美之間的關稅戰打得熱火朝天,有人忍不住想:美國當年能搞垮蘇聯,是不是也能用這招對付中國?
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早在2021年就給出了他的看法,他說:“中國不會消失,她不是蘇聯。”這話說得實在,戳中了要害。中國跟蘇聯不一樣,美國想照搬老套路,未必行得通。
1952年2月10日李顯龍出生在新加坡,是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的大兒子。家里條件好,從小就受過頂尖教育,1974年在英國劍橋大學拿了個數學一等榮譽學位,后來又去美國哈佛大學讀了個公共管理碩士。
1984年,他正式踏入政壇,干過國防部長、貿易與工業部長,2004年8月12日接棒吳作棟,當上了新加坡總理,一干就是20年,直到2024年5月15日把位置交給黃循財。
李顯龍當總理的時候,新加坡夾在中美兩大國中間,日子過得小心翼翼。他得既跟美國搞好關系,畢竟經濟上靠美國不少,又得跟中國處好,畢竟中國是近鄰,市場大得嚇人。
這種處境讓他對外交特別敏感,對大國之間的博弈看得比誰都清楚。2021年,他接受采訪時就說過,中國是個有活力、有野心的國家,不會像蘇聯那樣垮掉。
到了2025年3月24日的講座,他又重申了這個觀點,說中國哪怕什么都不做,冷眼看美國折騰都行。這話不是隨便說的,背后有他對歷史和現實的深思。
新加坡雖小,但在國際上地位不低,李顯龍的話分量也不輕。他不是那種站隊喊口號的人,講的都是冷靜分析出來的東西。所以,他對中美關系的看法,咱們得好好琢磨。
美國是怎么“熬死”蘇聯的?
要搞清楚美國能不能用老辦法對付中國,得先看看蘇聯是怎么倒下的。冷戰從1947年打到1991年,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你來我往,斗得不可開交。
蘇聯那時候靠著強大的軍隊和共產主義思想,跟美國平起平坐。可到了1991年12月25日,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降下來,這個橫跨歐亞的大國就這么散了。
蘇聯垮得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它的麻煩從內部開始積攢。蘇聯有15個加盟共和國,從波羅的海三國到中亞,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很多地方加入蘇聯就是為了分點資源,沒啥共同信念。
經濟上,蘇聯從70年代就走下坡路,勃列日涅夫當政時,經濟停滯,物資短缺,老百姓日子不好過。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想通過“改革與開放”救國,結果越改越亂。
他解散了華沙條約組織,放手東歐,想跟西方換點經濟援助。可美國沒給他好臉,老布什直接冷處理,1991年戈爾巴喬夫打電話求援,老布什連電話都不接。
美國這邊也沒閑著。當時通過沙特壓低石油價格,蘇聯靠賣油賺外匯,這一招直接讓蘇聯經濟崩了盤。內部亂成一團,外部再一擠壓,蘇聯就撐不住了。
歸根結底,蘇聯是自己把自己搞垮的,美國只是推了一把。一個大國如果內部不亂,外力再強也很難動它的根。
中國跟蘇聯有啥不一樣?
中國跟蘇聯比,完全是兩碼事。1978年12月,改革開放一啟動,中國就走上了自己的路。到2025年,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和出口能力甩其他國家幾條街。
蘇聯那會兒經濟靠賣資源,中國靠的是實打實的生產力。蘇聯是個松散的聯邦,15個加盟國各有各的想法,中國卻是高度統一的單一國家,14億人一條心,這種凝聚力不是開玩笑的。
經濟之外,思想上中國也比蘇聯硬氣。蘇聯后期,共產主義在國內都沒人信了,戈爾巴喬夫自己都不信,還搞什么“新思維”,結果把自己搞沒了。
中國不一樣,從上到下目標明確,發展是硬道理,意識形態沒亂過陣腳。李顯龍在2021年就說,中國經濟底子厚,意志也強,美國想靠冷戰那套“熬”的辦法,根本行不通。
再看看對外關系。蘇聯當年被美國帶著北約圍堵,華約還靠不住,內部一散就完了。中國呢?跟俄羅斯、東盟、非洲國家關系都不錯,朋友圈比蘇聯大多了。
美國想孤立中國,比孤立蘇聯難上十倍。蘇聯垮臺是內憂外患一起來的,中國現在內穩外強,美國的算盤打不響。
中美關稅戰:誰熬得過誰?
中美關稅戰從2018年開始,特朗普上臺后就點火了。他把中國商品的關稅從平均3%加到104%,想著逼中國低頭。
2025年4月,他在華盛頓簽加稅文件時還放話:“中國撐不住,他們會求我。”可現實呢?中國沒求他,反手就對美國大豆、玉米加稅。美國中西部的農民傻眼了,糧食賣不出去,堆在倉庫里發霉。
中國這邊也不是沒損失,但扛得住。2025年,中國出口還是穩中有升,國內市場大,消化能力強。美國那邊可慘了,加稅一波接一波,物價蹭蹭漲。
2025年4月初,沃爾瑪的貨架上,中國產的電器和衣服還沒漲價前就被搶空了。美國老百姓直嚷嚷:“雞蛋都一美元一個了,這日子沒法過了。”關稅戰打到現在,美國消費者掏的錢比中國企業還多。
李顯龍在2025年3月24日的講座里早就看透了,他說美國這場關稅戰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中國經濟有底子,能頂住壓力,美國卻在自己給自己添堵。
他還說,這不是你死我活的決戰,是兩個大國的拉鋸戰。中美誰也干不掉誰,就像蘇聯沒了還有俄羅斯,美國再牛也有翻車的時候。
更搞笑的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2025年4月8日發聲明,抱怨中國產的美國國旗搶了美國工人的活兒,說每個月10萬面國旗的銷量讓美國人沒飯吃。
可網友一查,美國壓根沒人做國旗,人工太貴,誰干這賠錢買賣?美國靠中國供應鏈都靠習慣了,還想掐斷,哪那么容易。
李顯龍還提了個歷史教訓,挺值得想想。1930年,美國通過了霍利-斯穆特關稅法案,想保護自己,結果全球貿易一團糟,大蕭條來了,二戰前的那堆亂七八糟的事也跟著來了。
他擔心,中美現在這么搞下去,別最后又把世界拖進坑里。小國像新加坡最怕這種大亂子,夾在中間誰也得罪不起,只能干瞪眼。
蘇聯那時候是被石油價格和內部亂局搞垮的,中美現在是經濟綁在一起,誰也離不開誰。美國要是真想“熬死”中國,得先把自己熬個半死。
中國這邊,制造業、基建、科技,哪樣不比蘇聯強?美國靠加稅能把中國逼到墻角?想多了。
中國能頂住,美國咋辦?
2025年的中國,不是1991年的蘇聯。經濟上,中國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出口、消費、投資三駕馬車跑得穩穩當當。
科技上,5G、人工智能、新能源,哪樣不領先?蘇聯那會兒連個像樣的消費品都造不出,中國現在隨便一個手機品牌都能打遍全球。
美國呢?霸主地位還在,但底氣不如以前。美元是硬通貨,可貿易戰打得人心惶惶,盟友都開始琢磨多元化。
中國這邊,人民幣國際化慢是慢了點,但“一帶一路”越鋪越大,影響力一點不小。美國想靠關稅戰把中國耗死,結果把自己耗得夠嗆。
李顯龍說得對,中國不是蘇聯,美國這套老辦法不管用。《環球時報》2025年4月9日還調侃,美國連國旗都得靠中國造,這霸權還怎么霸?這話糙了點,但理不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