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否單挑聯合國安理會其他四個常任理事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這種極端情況不是不會發生,按照現在特朗普的極端施壓挑戰模式,美國站在全世界的對立面也是情理之中。如果走到那一天,我們從現實政治格局、軍事力量對比、經濟依存關系及特朗普政策的潛在影響等多維度分析,會出現什么樣的場面?
一、特朗普政策的潛在危險極端
特朗普2024年競選綱領的核心是“美國優先”,其政策主張主要是對等關稅、懲罰性關稅、推動制造業回流、減少貿易逆差。外交上主要是單邊主義霸凌主義,主張迅速結束俄烏沖突、強化對以色列支持、推行“逆全球化”貿易政策,通過強權、軍事優勢占領格陵蘭島、加拿大等;強調傳統能源和核威懾,支持擴大軍費開支(2026年美國國防預算達1萬億美元)。若特朗普連任,其政策可能加劇與中俄的對抗,同時因單邊行動削弱與傳統盟友(英法日韓)的關系。
二、美國與四常對抗的可行性分析
1. 政治與外交維度美國已經開始被動
盟友關系破裂走向對抗可能性極大,英、法、以作為北約核心成員,長期與美國保持戰略同盟,但在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下,對歐盟加關稅、要求歐洲繳保護費等,讓英法與美國的同盟關系走向破裂和對抗。
中俄協同反制美冒險,中俄在聯合國框架下的協作可能加強,并同世界主要國家、大多數國家進行合作,在維持世界和平、穩定、安全的目標下,形成與美國在地緣政治上遏制美國的冒險和沖動。
美國國際輿論壓力,美國的單邊行動可能引發國際社會譴責,削弱其全球領導力。例如,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和伊核協議的歷史先例已損害信譽。美國難以同時維持與英法的盟友關系并對抗中俄政治孤立風險顯著。
2. 軍事與安全維度,空心化美國戰力衰退
美國全球部署約800個海外軍事基地,核彈頭數量約1萬枚左右,11艘航母部署全球,在美國沿海周邊美國具備一定的優勢,而遠離美國本土的美國軍事勢力將被逐步清楚或美國逐步撤退,看看中東、看看第一島鏈,美國近年來已經在逐步撤離。
中俄英法核彈頭約12000枚左右;在高超音速武器、陸軍和空間上具備數量和質量上絕對優勢。若不考慮核戰爭,美國常規軍力將面臨資源分散,無法照顧除美國本土外的其他軍事基地。在資源和制造業空心化的情況下,美國的軍工生產無法對四常對抗,很快本土也會失守,如果強對抗,美國50州肯定步蘇聯后塵,四分五裂。
3. 經濟與貿易維度美國信譽喪失殆盡
美國經濟弱點明顯而無法短期改變,中國占美國進口總額的18.4%(2024年數據),加征60%關稅將導致美國消費者成本上升,通脹壓力加劇,據德媒測算,美國損失可能是中國的7倍。債務與赤字,特朗普減稅政策或使美國財政赤字再增數萬億美元,削弱長期經濟韌性。而經過多次折騰,美國美元、美債、全球支付系統形成的美元霸權閉環,會逐步坍塌,貿易戰后美元的信譽和美債的安全性會急劇下降,去美元化會加速。
三、綜合推演:特朗普政策下的對抗結果
短期僵持,美國憑借軍力和金融體系優勢可能局部壓制對手,例如通過關稅打擊中國出口,或制裁俄羅斯能源企業。
長期崩潰導致美國瓦解, 經濟上,高關稅和制造業回流計劃難以抵消供應鏈斷裂的損失,美國GDP增速或從2.3%降至1.5%。 軍事上,中俄的區域反介入能力使美國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陷入消耗戰。政治上,盟友離心離德,美國國際影響力持續不在。
總結:冷戰時期美國通過盟友體系拖垮蘇聯,但當前中俄經濟互補性更強,且全球供應鏈深度交織,直接對抗成本遠超冷戰。美國單挑四常在理論無論軍事、經濟、外交都沒優勢可言,特朗普的政策飄忽不定,美國國家穩定性不在,美國國家信譽、美元金融安全都不復存在,這些都將加速美國進入絕對衰落,并推動多極化世界秩序的形成。更可能的結果是局部摩擦與戰略博弈,而非全面沖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