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故宮博物院開新展啦!本次“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由故宮博物院和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不僅展出這兩個博物館的展品,還有法國凡爾賽宮的珍貴畫作。展覽于2025年4月1日至6月29日在故宮午門展廳舉行,通過與“園林雅事”相關的200余件/套文物,邀你欣賞中外園林藝術之美。
春花競放,楊柳依依,暖陽映照下的園林如夢似幻,春天已到,踏青賞春成為了不少人的假期選擇,北京作為元明清三朝都城,保留了許多的皇家園林,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北京最著名的皇家園林“三山五園”吧。
《中國古代建筑史》將“三山五園”的范圍劃定為香山、玉泉山、萬壽山,靜宜園、靜明園、圓明園、暢春園、清漪園(頤和園)。最晚建造的是清漪園,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完工。
圓明園銅版畫·諧奇趣北面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三山五園在規劃建設時期,極大程度地考量了山水之間的組合關系,致力于為京城營造絕佳風水。這一園林綜合功能區位于北京西北郊,總體為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格局,西部山地成為了園林的大背景,而這一片擁有玉泉山和萬泉河兩個水系,呈現“山環水抱”的山水格局。
玉泉山影湖樓等地盤形勢圖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三山五園在清代承載了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娛樂功能等多項價值。它既是皇帝避喧聽政的重要場所,與紫禁城形成互補關系,又是封建社會皇家文化的重要體現。如今的三山五園,對于民眾而言,承載的更多是娛樂休閑功能。
三山五園中,清漪園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園林,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如今,清漪園有一更為大家熟知的名字,即頤和園。它和鄰近的圓明園并稱為“兩園”,共同處于北京西郊園林區的核心地帶。
弘歷行書清漪園三字匾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清漪園一名,取自《詩經·伐檀》“河水清且漣漪”,乾隆向往江南,因此借鑒江南園林意境而建成清漪園,并以清漪園附近的西湖仿杭州西湖。清漪園不像“三山五園”中的其他四園,都是在之前園林的基礎上擴建,而是幾乎全憑乾隆意圖規劃建設。因此清漪園深受乾隆喜愛,曾賦詩“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來稱贊他的得意之作。
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除了干出“火燒圓明園”的惡劣行徑,還焚燒了清漪園。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撥款重修清漪園來頤養天年,并在光緒十四年將清漪園改名為頤和園,雖然這一修建工作持續到了光緒二十一年,但慈禧從光緒十七年開始就長住頤和園,在園子里除了日常生活,還會處理政事并且接見外賓。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頤和園的命運如當年的清漪園一般,再次遭到破壞,后期再次修繕后,慈禧又住了進去直到去世。
頤和園風景圖軸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頤和園正式開放給公眾,始于1924年,這一年它被歸為民國政府所有。此后,普通百姓也可以走進這座曾經只供皇室權貴進入的皇家園林,聽風賞景,閑庭信步。
三山五園是北京皇家園林的代表,除此之外,我們如今還能看到北海公園、中山公園、景山公園等等京華攬勝之地。春日已到,快去園林,漫步于花徑,靜賞于亭臺,奔赴這場春景盛宴吧。
參考文獻:
[1]孫大章.中國古代建筑史(第5卷):清代建筑[M].第2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2]陳康琳,錢云.北京西郊“三山五園”文化景觀遺產價值剖析[J].中國園林,2018,34(05):115-118.
[3]劉劍,胡立輝,李樹華.北京“三山五園”地區景觀歷史性變遷分析[J].中國園林,2011,27(02):54-58.
[4]岳升陽.頤和園、圓明園周邊地區的歷史文化與區域改造[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01):39-45.
[5]周維權.清漪園史略[C].《圓明園》學刊第三期.清華大學建筑系;,1984:137-148.
[6]張寶章,劉德倜.從清漪園到頤和園[J].北京檔案,2014,(06):54-57.
【小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如有問題,請私信聯系【松蘭書社】小學士說明,萬分感謝。轉載文章需經【松蘭書社】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