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我的后半生》(原名老爸去相親)改編自王蒙的小說《奇葩奇葩處處哀》,由董富來、潘戍午執導,藍小汐編劇,黃瀾制片,張國立、佟大為、梅婷、許娣、周野芒等領銜主演的都市愛情輕喜劇。
在《我的后半生》熱播之際,澎湃新聞采訪了該劇“80后”南京鄉土作家、編劇藍小汐,以標題《〈我的后半生〉,我寫了三年》作了報道。
藍小汐告訴記者:“《我的后半生》寫了三年,最后的拍攝本經過無數次的打磨,電視劇最大程度還原了劇本。”“接到這個劇之后……我開始跟很多阿姨叔叔們聊天……在大量的觀察和積累中,漸漸誕生了熱心實在的麗娜媽,誕生了我見猶憐的連亦憐,以及超凡脫俗的聶娟娟……除此以外,我還把我自己的人生經歷融入劇本里,譬如麗娜媽和麗娜爸,就能看見我爸媽的影子”。
《我的后半生》編劇藍小汐
看來為改編《我的后半生》藍小汐做了不少功課,但她的話明顯與原著不符。即原著小說《奇葩奇葩處處哀》中就有連亦憐、聶娟娟這些人物,并非是她筆下“誕生”的人物。在她的改編下,不僅有了麗娜媽、麗娜爸,而且還出現許多原著沒有的人物,如沈卓然的女兒沈黛、茍秉強、李黑豹、艾斯李等。當然,除了人物外,藍小汐對原著的故事情節也進行大量魔改,即她對記者所說的在原著“故事結構和情境”“這個基礎上做加減法”。
王蒙的小說《奇葩奇葩處處哀》最早刊載于《上海文學》2015年第4期,發表后榮獲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中篇小說獎,是一部諷刺沈卓然為老不尊、晚節不保的現實主義力作。小說中呂媛(呂媛原來是省直機關的理論教員,后因戰勝癌變被評為全國“抗癌英雄”,還參加了老年時裝隊,老年乒乓球隊,老年國際標準舞蹈隊)稱沈教授“已經不男不女”,因為小說中沈教授和連亦憐、呂媛、樂水珊(小說中比沈教授兒子還小一歲)都曾同床共枕。沈卓然也承認“俺孱弱,俺不行”“有抑郁癥和性冷淡”,“希望把自己補成原子彈”。
而藍小汐改編的《我的后半生》,沈卓然從退休廳局級干部變成了師大教授,不僅他搞黃昏戀,兒子、兒媳也搞婚外戀,就連孫子也早戀。并且聶娟娟的兒子在國外,沈教授的女兒在國外,就連孫子多樂也預訂去國外,暴露了崇洋媚外小心思。而小說中目的是尋找一室寫字間加半室臨時住房、目標是成為中國信息產業與文化產業的巨鱷巨星的樂水珊,比他小了31歲,在劇中變成了青年喪夫又流產、讓人同情的比異卵雙胞胎還相似的達92%的人。尤其是小說中沈卓然是獨子,完全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而電視劇中沈教授兒女雙全,智力正常,還不是雙胞胎。以其體制內身份,怎么會避開當時的計劃生育有一兒一女又不受影響呢?
藍小汐在采訪中自詡“用創作反哺家鄉”,還說“我大學畢業就進南京的《周末》報社了,當了16年的記者,跑過很多條口,采訪過很多有趣的人。”難道一個見多識廣的記者不了解當年國家計劃生育政策?
劇中的沈教授開始情比金堅,轉眼就被比他小21歲的女護士長迷得顛三倒四,與之同居。其后接著又開啟了三段求愛之旅,哪有七十歲老教授的儒雅睿智、成熟穩重,簡直如色中餓鬼,故事懸浮狗血不接地氣有違現實。
藍小汐“用創作反哺家鄉”的觀念很好,但用魔改原著改編的缺乏現實基礎的懸浮狗血劇使觀眾有什么印象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