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位“大佬”分享自己三前從鵝廠主動離職,拿到N+1“大禮包”,總共有250多萬。用他的話說,“大禮包”太豐厚了,你就不忍心說鵝廠一點壞話。
從上圖信息可以得出(雖然打了馬賽克,但是中間遮擋了是三位數(shù)),離職N+1“大禮包”合計拿到141多萬,其中競業(yè)補償金每月在12萬多。這金額在鵝廠級別不會太低,妥妥的“大佬”啊。
也許有人會產(chǎn)生疑問,競業(yè)補償金可以是一次性給的,怎么得出這是月付呢。很簡單,因為他解釋自己離職拿到的鵝廠競業(yè)補償,全部下來十個月,最后終止時又給他一次性三個月。從下圖可以看到,三個月37萬多,平均到每個月正好在12萬多。
如果按照他離職時141萬+,再加上后面9個月的競業(yè)補償金,他從鵝廠總共拿到了稅前250萬左右。也難怪人家最后感慨,自己離職這一年,真的是最爽的一年。鵝廠的競業(yè)補償和他當時在新公司的月薪差不多,相當于拿了近一年的雙份月薪。以至于第二年,他個人所得稅匯算時,補繳納了好多。因為錢是二家公司發(fā)的,沒法累計計稅,只能到來年報稅時,才能累計,錢拿到手里,再掏出來繳回去,那種感受真的很心疼。
所以,對于他來說,內心中最佳雇主就是騰訊,沒有之一。看到周圍的人或者網(wǎng)上看到黑鵝廠的,他都會站出來幫助鵝廠說幾句好話。
鵝廠在大廠中,名聲不算太差。
大喇叭一位朋友從鵝廠跳槽到字節(jié)。他自己評價兩家公司在工作上的感受,鵝廠確實挺不錯的,性價比很高。雖然鵝廠也存在老員工抱團的情況,但相對來說,薪資待遇能拿得出手,工作氛圍也沒那么卷,更容易讓員工有歸屬感。
字節(jié)就不一樣了,薪資待遇那肯定是天花板級別的,這點沒得說。但工作壓力也大得很,卷得不行,從離職率就能看出來。而且這兩三年,字節(jié)的管理水平好像也有些問題,字節(jié)范都快變成嫡系文化了。
要是讓他重新選擇的話,肯定首選騰訊。
最后,分享一位粉絲面試鵝廠的經(jīng)歷。成功經(jīng)驗,最后入職。
坐標PCG(內容商業(yè)化)。我是朋友內推進入鵝廠的面試流程的。剛開始我是通過官網(wǎng)投遞簡歷沒有反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讓朋友幫忙內推,誰知道第二天就接到電話,約了面試時間。
第一輪是+1面試,主要了解我之前的工作內容和基本功,包括工作職能、工作鏈路、上下游合作等,基本圍繞崗位要求展開。因為我的經(jīng)驗很契合崗位,所以在介紹業(yè)務的同時,還分享了一些優(yōu)化想法,面試大概半小時。
第二輪是+2面試,重點深挖過往項目經(jīng)驗、思考方法和方法論。面試官問了我從0到1項目的細節(jié),包括落地方式、思考依據(jù)等,還從行業(yè)未來發(fā)展角度問了幾個問題。面試結束前,我主動提出之前在前公司項目中遇到的痛點,并嘗試解答,讓面試官覺得我抓住了關鍵點,這一輪持續(xù)了近一個小時。
第三輪是GM面,形式上輕松,但內心很緊張。面試官讓我對比在阿里和前公司的經(jīng)歷,分析優(yōu)劣及對未來工作的幫助,面試時間最短,15分鐘就結束了。
第四輪是交叉面(線上),面試官沒開攝像頭,也沒透露業(yè)務線,問題我基本都忘了,可能確實太交叉了。
第五輪是HR面,由HRBP和招聘HR一起面,有點壓力。他們詳細了解我之前工作的架構、業(yè)務、業(yè)務組情況、最難項目的處理方式等,面試持續(xù)了一個多小時。
第六輪又是交叉面,隔了10天。面試官同樣沒透露業(yè)務線,問題主要圍繞業(yè)務未來發(fā)展和結合之前工作經(jīng)驗解決行業(yè)卡點展開,要求舉例說明操作方法。面試官表情不積極,感覺面得不太好。
六面結束后,等了一周,HR給出口頭offer,收集薪資信息并開始背調。從一面到入職,一共花了1個月零21天。
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