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主題是,美國要大規模從東歐地區撤軍,引發歐洲盟友的不信任感。據外媒綜合報道,美國國防部高層正在考慮從東歐撤出1萬名士兵的可能性。目的是將拜登2022年俄烏沖突后派往東歐的部分部隊撤出,調往其他熱點地區。作為撤軍計劃的第一步,美軍先從波蘭熱舒夫基地撤出。美國駐歐洲和非洲陸軍司令部解釋說,熱舒夫不是波蘭的永久性軍事基地,這次撤出行動不是撤軍,而是重新部署,是與波蘭和北約協調后作出的決定,屬于優化美軍的部署、加強對盟友和伙伴的支持。波蘭總統安杰伊·杜達急忙說,美軍從熱舒夫軍事中心撤軍是北約層面達成的一致決定。美軍的調動并不意味著美國從波蘭撤軍。德國和挪威軍隊將接手熱舒夫基地的防衛和運營工作。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波蘭的熱舒夫基地。
波蘭的熱舒夫基地實際上是一個大型軍用機場,因靠近波烏邊境。俄烏沖突爆發后,美西方就把該機場作為援烏武器的轉運樞紐,從此,該機場也繁忙起來,大量軍用運輸機在此起降,軍事航空活動增加了167%,據波蘭國防部報道,約有95%的對烏軍事援助物資通過該基地轉運到烏克蘭。這些軍事援助物資要在該基地進行分類,根據烏軍的作戰需求,決定軍用物資優先運輸的順序。據說,為了保障該基地的安全,美國在熱舒夫基地部署有多套美國“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英國也在此部署了一套 “天刀”防空系統。
有專家分析認為,美國要從歐洲撤軍會引發歐洲盟友的不信任。長期以來,美國是歐洲安全的“守護者”,是抵御俄羅斯威脅的關鍵力量。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存在,不僅提供了軍事保護,更重要的是維護了歐洲國家的安全感和戰略自信。如果美國一旦收縮駐軍數量,會引發歐洲盟友的不信任,會在北約內部產生隔閡和裂痕,同時也會促使更多歐洲國家推進歐洲防務自主化和防務一體化。
所以說,特朗普的撤兵決定,可能預示著美國全球戰略的重大調整。撤兵的表面理由是削減軍費開支,但這背后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有網友就問了,美國從歐洲撤出的兵力將去向何方呢?有專家分析認為,美國這是要把戰略重心進一步轉向亞洲,特別針對的是中國。美國一直將中國視為其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遏制中國的崛起。從“亞太再平衡”戰略到在南海地區的軍事部署,美國都在不斷強化其在亞洲的影響力。
總之,特朗普政府從歐洲撤兵,究竟是戰略收縮,還是戰略轉移?這將是一個需要長期觀察和深入分析的問題。未來,不管是歐洲、亞洲,乃至全球,都將面臨新的戰略調整和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