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不是普通人的戰場,而是金融巨鱷們的玩物。散戶?早就是上世紀的歷史遺留問題。
今天的美國金融市場,已經變成了資產管理公司和基金之間的博弈場,充滿了資本的壟斷和金融的極致操作。蘋果產品再爛,股價依然飛天;波音公司負債累累,市值卻穩如泰山。這一切的背后,是一個高度金融化的國家,綁架了整個社會的經濟命脈。
川建國的“火機”能否點燃這堆破柴?資本市場的危機又會如何影響美國的社會和政治?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這場資本主義的魔術表演,看看它的底牌究竟藏在哪里。
一、美國股市的“神話”:巨鱷的游戲,散戶的消亡
首先,我們得承認,美國股市早已不是普通人的投資場所。數據顯示,1945年,美國股市的散戶比例高達93%,但到了今天,這個比例已經跌到了11%。剩下的散戶,也多是實現了財務自由的“神仙”們,普通人早就被金融市場的復雜規則和資本巨鱷徹底淘汰。
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資產管理規模動輒達到萬億美元級別的基金公司,比如貝萊德、先鋒領航、高盛資本等。這些公司,已經成為股市的主宰,掌控著整個市場的資金流向。比如,貝萊德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經超過11萬億美元,幾乎相當于中國GDP的總量。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股市的交易,90%都發生在這些機構之間,普通散戶的聲音早已淹沒在巨鱷的咆哮里。
而這些機構,不僅是資本市場的玩家,還是規則的制定者。2020年的中行原油寶事件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規則可以隨時修改,只要能讓資本巨鱷們獲利,散戶的權益根本不足掛齒。甚至連美國國會議員,都在利用職務之便,在股市里大撈一筆。
共和黨眾議員羅布·布萊斯納漢競選時痛批政客炒股,但上任后自己卻成了“配騾嬉”的代表人物,短短兩個月就進行了264筆交易,金額高達270萬美元。這種自我打臉的操作,只能讓人感嘆:資本的誘惑,誰能抵擋?
二、蘋果、波音的“脫實向虛”:回購股票才是企業的“終極目標”
美國股市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龍頭企業的“脫實向虛”。在這里,公司的業績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把股價做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股票回購成為了最常見的操作手段。
回購的邏輯很簡單:公司用利潤高價買回自己的股票,減少市場上的流通股數量,從而推高股價,同時還能避免分紅扣稅。
這個操作,可以追溯到尼克松時代。2024年4月,蘋果再次發起了規模高達11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直接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紀錄。通過這一操作,蘋果逃掉了400億美元的稅收,股價也一路飆升,市值幾乎達到了4萬億美元,頂得上日本一年的GDP。
然而,蘋果產品的質量卻越來越差,用戶體驗不斷下降。這種“表面光鮮、內里空虛”的現象,正是美國股市高度金融化的縮影。
波音的情況更為離譜。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負債總額超過資產總額,早已資不抵債。然而,這家年年虧損的企業,股價卻依然堅挺在150美元以上,總市值達到1200億美元。
波音的秘訣,也是瘋狂回購股票。為了籌集資金,公司甚至賣掉總部大樓,挪用研發經費,甚至借錢回購股票。這種“飲鴆止渴”的操作,完全放棄了制造業的初心,把企業變成了金融市場的工具。
三、金融衍生品的瘋狂:美國經濟的“定時炸彈”
美國的金融衍生品市場,同樣充滿了荒誕的邏輯。2023年,美國的金融衍生品名義價值高達600萬億美元,是全球GDP總額的六倍。這意味著,整個金融市場已經完全脫離了實體經濟的支撐,變成了一場虛擬的賭博游戲。
而這種高度金融化的結果,就是整個社會被資本綁架。普通美國人,從出生起就要面對各種貸款:信用卡、消費貸、車貸、房貸,甚至連午餐和買菜都能分期付款。然而,這些貸款的利率高得離譜,比如信用卡的平均利率高達22.8%。
這種利率水平,幾乎讓普通人無法翻身,最終只能在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控制下,過著被剝削的生活。
更嚴重的是,美國的國債問題。2025年初,美國的國債總額已經突破了36.7萬億美元,光利息每年就要還一萬億美元。一旦經濟出現問題,國債違約的風險將會引發更加嚴重的金融危機。
2008年的次級貸危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今天的美國,已經像一堆灑滿油的干柴,只需要一顆火星,就可能引爆整個金融體系。
四、川建國的“點火行動”:資本綁架下的掙扎
川建國的執政理念,是重振美國制造業,擺脫金融資本的桎梏。然而,他的每一步操作,都面臨著資本市場的巨大壓力。股市稍有下跌,他就會連發推文,甚至直接,要求降息以刺激股市。
顯然,他也知道,金融業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的命根子,股市的起伏不僅會影響資本家的財富,還會直接關系到全國的養老錢、醫療錢。
2024年11月,美股再次出現大幅下跌,道指一天內跌了1000多點。為了穩定市場,川建國不得不宣布對部分國家暫停90天的關稅政策。這種“吞吞吐吐”的操作,雖然暫時緩解了股市的恐慌情緒,卻也暴露了美國經濟的脆弱性。
川建國的“點火行動”,能否真正改變美國的經濟結構?還是會因為資本的反撲而被迫放棄改革?這一切,都取決于資本市場的走向,而這正是美國經濟最大的變數。
結語
美國經濟的高度金融化,已經讓整個國家變成了資本的俘虜。從股市到國債,從信用卡到貸款,美國人的生活無處不被金融資本所滲透。而川建國的改革,雖然充滿了雄心壯志,卻也面臨著資本的巨大阻力。
就像一堆灑滿油的干柴,只需要一顆火星,就可能引發一場災難性的危機。金融化的光鮮表面,掩蓋了經濟結構的深層問題。這場資本主義的魔術表演,最終的結局會是什么?
或許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如何看待美國的金融化經濟,你的觀點是什么?評論區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