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婚姻如何破局
問:我今年38歲,碩士。我老公在上海開服裝工廠,我辭掉高校教師工作來上海跟他一起生活,目前沒有經濟收入,他在幫我還貸款;
現在我們的婚姻關系越來越緊張,他說他付出了金錢沒有得到什么,我是一個負能量的女人,一吵架就是一頓侮辱,說我是為了他的錢才來的上海。
我跟他聊過說我出去工作,他不同意,反而說我去工作我們就離婚;后面讓我在他工廠幫忙,但一鬧矛盾他就不讓我插手工廠的工作;現在我很迷茫,這段婚姻還要繼續嘛?
答:你們的婚姻狀態,現在是你有怨氣,他有壓力。
你有“我為了你放棄事業”的怨氣,他有“我賺錢你還埋怨”的壓力。
一,識局:局勢的變化。
你們的關系從平衡走向了失衡,從合作走向了對抗。
1,關系失衡。
你學歷高、有體面工作,他事業上有發展、有賺錢能力。你們當初是平衡的,是互相欣賞的。
可一旦你辭職,平衡就被打破了。你沒了經濟獨立,只能靠他還貸款、給生活費,你心里自然不平衡、不甘心。
你覺得不公平:我為你放棄體面的工作,你卻覺得我“負能量”;我失去了收入,還要看你臉色、被你懟“圖錢”。
他覺得他出錢了,換來的是負能量,他心理也不平衡。
他原本希望你來上海之后,是他的“隊友”,是溫柔的大后方,是陪伴他一起打拼的“精神支撐”。
可你帶著情緒進場了,他也很累。他要應對客戶、市場競爭、成本壓力,還要面對你每天的負面情緒。
你們從互相欣賞,到現在互相看不順眼。你有怨氣,他有壓力,雙方都過得很不容易,但誰也無法真正理解誰。
2,模式轉變。
婚姻的合作模式,大致有兩種:
一種是“搭把手”模式:兩個人都工作,一起為家庭賺錢。
一種是“主內主外”模式:一個人負責賺錢,一個人負責照顧家庭、情緒支持。
你們曾經是第一種。你辭職后,默認進入了第二種。
但問題來了:你還沒有做好“主內”的準備,你可能也不擅長提供情緒支持。
他在外面辛苦一整天,回到家看到你情緒不好、指責、埋怨,他會覺得“我幫你還貸款還要被你訓”。
而你,會覺得我一個高學歷的女人,在你這里低頭、受氣,這婚姻也太不值了。
彼此都在用各自的邏輯思考,卻越來越走不進對方的世界。
3,離婚,是雙輸。
你來問我“這段婚姻還要繼續嘛”,想必你已經考慮過離婚。
但你自己也知道——離婚之后,你失去的不止是婚姻,還有經濟支持、生活依托。
孩子怎么辦?貸款怎么辦?你該如何重新開始?
而他也不是贏家。他至少暫時會失去穩定的家庭,他一個人打拼,會更艱難。
離婚不是你贏我輸,而是你們都輸。
但相對而言,你輸得更多。他至少還有事業和金錢的基本盤。你在事業上要重新開始,金錢上你還有貸款。
而且,按照現在的擇偶環境,你離婚后再擇偶的難度,比他要大。
二、破局:找到突破口
心理學有個經典模型:認知-情緒-行為三角理論。
你的認知影響你的情緒,情緒驅動你的行為,行為又會反過來強化你的認知。
比如:你認為“我就是為了他犧牲了事業”,于是你心里充滿怨氣,行為上就會情緒化、冷戰、抱怨。
他一看到你這個狀態,就更不愿意和你好好說話。
你又覺得“我都這么付出了你還不感激”,于是更加委屈、憤怒……
負向循環就這樣形成了。如果不改變,你們之間的負面循環,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要想走出這種死局,必須從這三個點里,找一個突破口。
當然,如果你和你老公都愿意去改變,是最好的。
但關系中的規律是:誰痛苦,誰改變,誰改變,誰受益。
因為是你來提問,所以我著重呈現你可以改變的地方。
1)認知的調整:你不是為他犧牲,而是為“關系”選擇
一段關系中,其實不只有“你和我”這兩個角色,而是有“你、我、關系”三個角色。
你現在的怨氣,大部分源于一個認知——“我放棄了高校工作,是為了老公。”
但我們換個角度——你當初做出這個選擇,是為了你們的關系,是想“過上更親密的婚姻生活”。
換句話說,你是為你心中想要的關系模式而選擇了放棄高校工作。
你是關系的女主角,不是受害者。你不是為他犧牲,而是為你自己想要的關系做了選擇。
一旦你調整了這個認知,你就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不會總陷在“我委屈”的狀態里,而是會從“我負責”出發,更有力量去改變。
2)行動上的調整:以柔克剛,別再硬碰硬
你老公說如果你工作就離婚,還說不讓你插手工廠的事,這些聽起來像是“控制”,其實更像是氣話和防御。
他怕你出去工作之后不理他;也怕你在工廠里越權,搞得他沒面子。
面對你老公這類的人,最好的策略是以柔克剛。
不要用“你不讓我工作我就和你吵”來對抗他,而是可以溫和地表達。比如試著說:
“我知道你的生意壓力也大。你還幫我還貸款,我心里很感激。
但我也希望我能做點事情,無論是在工廠里,還是出去工作。
我想讓自己活得更有力量、更有價值感,這樣我能更好地支持你、照顧這個家。”
同時,也可以試著做一些過渡動作——先兼職、或接一些線上項目;
或者幫他在工廠里做一些他不那么介意的事情;或者報名學習一些心理、情緒管理課程,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
讓他看到你不是“要對抗”,而是“想成長”。
3)情緒的調節:你的“負能量”,他不是不能接受,而是接不住
你老公說你“負能量”,很可能是他接不住這些情緒,他不懂怎么處理情緒。
你講多了、情緒大了,他腦子一片空白,覺得壓力倍增,只能用“攻擊”來防御。
你要做的是:少抱怨,多表達情緒底層的需求。比如你可以試著說:
“我這段時間真的很迷茫,不是因為你,而是我好像把自己活丟了。
我不是想埋怨你,只是想讓你知道,我真的需要做一些讓自己感覺有價值的事情,找回一點自己的力量。”
你老公有他的盲點:控制欲強、表達粗糙、情緒管理差。
你也有你的問題:把選擇當成犧牲,把不滿演變成情緒爆發。
但你們都曾為這個家付出過、努力過。
現在不是馬上放棄的時候,你們可以調整認知、調節情緒、改變行動,給彼此一次機會。祝福你們。
主創團隊 | 冷愛 方賞 茜茜 惠生
如果你也想咨詢或者傾訴,請私信我!
本文的插畫,未經授權,不得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