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4月13日,“春暖北疆 ‘杏’運飛揚”鄂爾多斯第八屆杏花節暨“高原露”創建40周年慶祝活動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萬畝杏林博覽園召開。這片曾經無人問津的荒山禿嶺,如今不僅成為守護京津冀的生態屏障,更成為帶動三產融合的"綠色銀行",譜寫著"綠富同興"的鄉村振興協奏曲。
活動現場
準格爾旗創造性推出"企業+基地+農戶+經紀人"模式,免費為農戶提供百萬株杏苗,手把手傳授種植技術,保底價敞開收購果實。以山杏深加工為支點,撬動起覆蓋1.7萬戶農戶的產業鏈,實現戶均年增收超千元。
“以前山杏爛在地里,現在15畝杏林年收入8萬多。”在準格爾旗沙圪堵鎮的杏林基地,張老漢輕撫碗口粗的杏樹感慨。山杏基地建成后,深加工產業鏈創造2萬余就業崗位。每年八月,滿載杏核的農用車在廠區排成長龍,農牧民現場即可兌付現金,最高每公斤12元的杏干收購價,讓曾經的“野孩子”變身“金果果”。
杏花綻放
站在海拔1100米的杏林博園觀景臺上眺望,昔日光禿山梁已變身195萬畝林果基地,其中沙棘97萬畝、杏林92萬畝,森林覆蓋率較二十年前提升近一倍,水土流失減少40%。
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良性互動,催生出了準格爾旗"杏花經濟"新業態。每逢花期,粉白花海與特色民宿、農家樂相映成趣,兩年一屆的杏花節累計吸引游客超30萬人次,單屆旅游收入突破億元。當地將林果產業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開發杏花攝影、杏仁美食、生態研學等體驗項目,打造出"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觀雪"的全季旅游模式。(文 玖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