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13日,由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主辦的第四屆肝病創新論壇在北京盛大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莊輝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解放軍第五醫學中心王福生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教授,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屈浩鵬副局長,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邱祥禮副秘書長等肝病領域的頂尖科學家、領導、專家參會,就新型藥物研發和創新生態、倫理審查、病毒性肝炎、肝癌等話題分享討論,共探肝病防治新路徑。
我國肝病患者超4億 創新推動肝病防治
論壇開場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尤紅教授主持,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邱祥禮副秘書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賈繼東教授分別致辭。
【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邱祥禮副秘書長】
邱祥禮副秘書長指出,當前我國肝病防治形勢嚴峻,患者總數已達4.12億,其中酒精性肝病超5000萬例,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患者突破2.03億,這不僅關乎個體健康,更涉及家庭幸福和社會經濟負擔。他強調,肝病防治是“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多方協作、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并重。他呼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推動肝病防治事業發展,基金會將繼續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賈繼東教授】
賈繼東教授作為大會主席,回顧了肝病創新論壇的發展歷程。他指出,該平臺已匯聚國內外頂尖科研專家、臨床醫師、藥企研發精英及評審專家,在推動肝病科研成果轉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他介紹,本屆論壇在往屆基礎上實現三大創新:增設倫理審查專題,邀請監管部門及倫理專家深入探討政策與實踐;聯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增設肝癌專題,匯集京滬港三地權威專家分享前沿成果;優化討論環節,促進學術交流與思想碰撞。他強調“創新之路雖遠必達,實踐之途雖艱必行”,并勉勵與會專家攜手并進,共同推動我國肝病防治事業邁向新高度。
院士領航探真知 前瞻肝病診療新趨勢
在院士講壇環節,針對中國乙肝防治現狀,莊輝院士指出,診斷率不足、治療覆蓋率低以及相關死亡率高是目前存在的三大問題,需突破傳統指南限制,大幅擴大治療可及性,通過提高治療覆蓋率有效降低死亡率。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莊輝教授】
莊輝院士強調“免疫耐受期”和“非活動期”患者雖看似低風險,但實際上存在顯著的并發癥風險。提倡對所有慢乙肝患者進行治療,即“全治”策略,以加速消除乙型肝炎的公共衛生威脅,響應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衛生危害的倡議。
【中國科學院院士、解放軍第五醫學中心王福生教授線上作報告】
王福生院士在報告中指出,免疫療法在實現乙肝功能性治愈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目前對其深層機制認識仍存在不足。讓人驚喜的是,兒童乙肝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療有著較高的功能性治愈率,這為探索乙肝功能性治愈提供了重要線索。他強調,未來研究需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的結合,堅持從患者實際需求出發,將推動乙肝功能性治愈突破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教授線上作報告】
樊嘉院士報告中指出,我國肝癌治療仍面臨巨大挑戰,我國新發肝癌占全球45.3%,五年生存率14.1%。他提到肝癌無創檢測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包括新的診斷工具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早期檢測的準確性;還探討了肝癌治療新策略,在尋找新的治療靶點方面已初現曙光。
他特別強調,基礎研究就像蓋房子的地基,只有把地基打牢,臨床治療才能有真正的突破。他鼓勵大家深入研究,用新的理論和發現,推動肝癌診療進入“可防、可治、可控”的新階段!
多維度創新突破 推動肝病防治高質量發展
與會專家還圍繞新藥研發、倫理審查、病毒性肝炎、肝癌、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等多個專題展開深入研討,呈現肝病防治領域前沿成果。
【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屈浩鵬副局長】
在新藥研發和創新生態板塊,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屈浩鵬副局長指出,北京創新藥審評審批試點成果顯著,已有10個項目納入試點,其中8個獲批,6個啟動,從獲批到啟動的平均時間縮短至6.2周,最快僅需3周。倫理審查專題中,專家分享倫理互認經驗,數字化技術助力臨床試驗管理。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牛俊奇教授】
病毒性肝炎專題匯聚頂尖學者,探討慢乙肝臨床治愈、抗體藥物應用、功能性治愈理念更新等話題。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牛俊奇教授系統闡述了反義核酸治療慢乙肝的作用機制與最新進展。他著重指出,反義核酸技術在降低乙肝表面抗原水平方面展現出顯著潛力。同時,聯合治療策略可能帶來的額外獲益,為慢乙肝的創新治療方案探索提供了新思路與方向。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孫云帆教授
肝癌專題多位專家報告中聚焦腫瘤微環境、T細胞、轉移復發等展開學術分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孫云帆教授指出,轉移復發是肝癌患者實現長期生存的主要障礙。不同器官轉移灶在免疫微環境特征上存在顯著差異,并據此創新性地提出治療策略。這些發現不僅深化了學界對肝癌轉移機制的認知,更為免疫治療與靶向治療的精準化應用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有望推動肝癌臨床治療模式的革新與發展。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魏來教授
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專題備受關注,專家指出其已成肝臟疾病首要病因,嚴重影響全球數億人群的健康狀況。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魏來教授強調,代謝功能障礙貫穿疾病全程,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既是肝臟疾病也是系統性疾病。尤紅教授介紹了新藥研發與診斷技術進展,多款藥物臨床試驗效果良好。此外,創新技術與中醫藥專題實現傳統與現代融合,與會專家一致看好AI、基因治療等創新技術與傳統中醫藥在肝病治療中的潛力與前景。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尤紅教授
賈繼東教授在大會總結中表示,此次會議匯聚基礎研究、臨床醫學、產業轉化及政策監管等多領域智慧,呈現了基因治療、AI、中醫藥創新等突破性進展,展現了我國肝病防治的蓬勃生機。衷心感謝各位講者的傾囊相授,也感謝GSK、特寶生物、勃林格殷格翰、星曜坤澤、森隆藥業、豪森藥業、君圣泰醫藥等企業對論壇的公益支持。未來將持續優化平臺建設,深化多學科融合,攜手推進肝病診療事業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