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楊樂怡
提到上汽,我們會想到什么?是70年前,其前身上海內燃機配件制造公司開啟上海汽車工業的歷史,并于幾年后“草窩里飛出金鳳凰”——鳳凰牌轎車;還是40年前誕生的首家合資汽車企業上海大眾;亦或是今天的上汽通用、榮威、名爵枝繁葉茂?不管如何,上汽都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的重要書寫者,也是國民生活品質提高的重要參與者。
上汽這幾年
如今的上汽,似乎有些對不起曾經輝煌的履歷。2024年,上汽全年銷量跌幅達到20.07%。雖然今年一季度,上汽整體銷量企穩,同比增長13.27%。但其中,上汽大眾跌幅8.03%,上汽通用跌幅2.24%,在合資品牌整體下行的今天,這樣的跌幅表面看不算嚴重,但止損卻主要憑借的是一波又一波的“一口價”。
再看增長方面,上汽通用五菱增幅57.58%,數據固然喜人,但也難掩五菱品牌定位低端,規模大于盈利能力,且過度依賴宏光MINIEV(參數丨圖片)和繽果,寶駿悅也、云海等新車未能打響的事實。
新能源戰線,作為子品牌的智己,一季度跌幅29.66%,比起長安的阿維塔、深藍,吉利的極氪,更遑論那些新勢力,無論銷量還是市場聲量都存在差距。
而另一個子品牌飛凡,表現不盡人意,還帶來和智己“同室操戈”煩惱,兜兜轉轉三年之后,又重回榮威懷抱。
再看榮威,2024年銷量1.98萬臺,基本達到20萬臺預期,但相比2023年卻整體下滑了28.87%,且統計還包含了出口銷量。
要知道在2018年,榮威國內銷量曾超過45萬臺,換句話說,近6年來,榮威整體軌跡是下滑狀態。
除了銷量,在品牌打造上榮威也不夠理想,無論是2011年的榮威950,還是2018年推出價格30萬區間的純電車型Marvel X,以及定位豪華SUV市場的RX8,市場反響都不盡人意。一個成立之初本來定位中高端的品牌,卻主要靠550、RX5這類價格親民車型維持局面,這背后是品牌戰略的失衡。
上汽并沒躺平
面對困局,上汽今年一系列大刀闊斧的動作,讓業界看到了大象轉身的決心。就如4月10日“2025上汽之夜”,上汽集團總裁賈建旭開門見山直面問題——“上汽老矣,焉能飯否?”
從近期賈建旭的許多表態也能看出端倪:
“我們享受了40年紅利,但是把我們自己的能力丟掉了?!?/p>
“最好55歲請你把我撤去,我離開我的崗位,離開上汽,我都不能做顧問,55歲就要走,要有更年輕的人來執掌這個位置?!?/p>
相比很多大國企大領導說的“大話”,賈建旭這些大白話也算一股清流。從這一側面,同樣可看出上汽內部的清醒。
上汽不會輸
其實也不至于悲觀,上汽的困境,主要是大國企常見的“船大調頭”和動作緩慢,雖不止癬疥之疾,但也沒到病入膏肓的地步。實際上,上汽除了得天獨厚的資源,深厚的底蘊,也有龐大的體量、豐富的品牌、出色的產品、過硬的技術實力以及成熟完善的供應鏈體系。
在很多傳統國企不夠積極的電氣化和智能化方面,上汽反而是最積極的。早在2011年,榮威750就推出過混動版本,次年還發布了E50微型純電轎車;早在10年前,上汽就率先提出汽車發展“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和國際化”的新四化理念;2014年,上汽就與阿里巴巴合作,打造互聯網汽車;
作為新能源高端品牌,智己雖然比上不足,但2024年累計銷量也超10萬輛,3月交付數同比增長67%。
在技術和產業鏈層面,上汽能做到主被動安全都自己供貨,同樣的車企業界只有吉利。
在智駕方面,很多人不知道,上汽合作的momenta、地平線,是比華為車bu規模更大的智駕供應商。
前上汽集團前董事長陳虹提出“車企靈魂論”而拒絕與華為合作,一時引發爭議,實際上陳虹彼時是考慮到上汽尚未有自己自主的電子電氣架構。而在今年2月,上汽已經和華為終端簽署深度合作協議(智選車合作模式)。雙方合作的“尚界”品牌,也計劃今年四季度推出首款車型。
忘了說,不久后登場的上汽奧迪A5L,還是全球首臺搭載華為智駕的燃油豪華轎車。
以上,從里子來看,上汽并沒有輸,反而該有的布局都有,起點、方向都對了。所以無論從里子還是面子來講,上汽都要贏。
真正的問題,怎么贏?
2月18日,上汽對乘用車板塊63位中高層干部進行調整,并將整合榮威飛凡、名爵)、上汽國際、研發總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等5家公司組建為“大乘用車板塊”。這基本上可以看作“體制調整”,目的是讓決策和執行都更流暢和高效。
4月10日的上汽品牌之夜,算是上海車展前發布大動作的前奏,一些釋放的信號同樣是上汽對于“怎么贏”的回答。
光是活動現場擺放的車型就有講究,不是帕薩特、GL8這類先鋒主力,而是?MG純電敞篷跑車Cyberster和上汽大通皮卡星際X。上汽做大自主品牌,重視個性化車型的姿態可見一斑。
劃重點:
“走進用戶心,上汽最懂你”,這是上汽當下的品牌主張,接下來應該會從研發到營銷,都以用戶為中心,進一步放下老牌國企的架子。
技術方面,正式發布整車安全3.0技術。上汽構建了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ADAS、VMC等數字智能技術,哪怕在"不會撞"之外的萬分之一,也能在預感知碰撞風險情況時,迅速自動調整座椅姿態并束緊安全帶(減輕對人員沖擊傷害),這已經領先于行業標準。
上汽DMH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突破46.3%,樹立行業標桿;搭載該系統的整車實測續航超過2200KM,百公里平均油耗2.49L,打破行業紀錄。
固態電池、第二代全棧線控底盤預計2027年首發。
攜手中國智能駕駛“地大華魔”——地平線、大疆、華為和Momenta四大高手,構建可兼容的全棧式架構。
接下來一年內,上汽將陸續推出十多款全新車型,包含越野車、跑車、皮卡等個性化車型,并展示設計大師約瑟夫·卡班主導的全新設計語言。
加強出海戰略,把“中國上汽車”開遍全球。
未來五年內,國內首個車企背景的L4級自動駕駛運營平臺Robotaxi將規?;?、量產化。
改革深水區的上汽,即將揮出組合拳
做什么往往比說什么更重要,這次上汽品牌之夜提了很多目標、愿景,畫了未來的藍圖,但重點還是在于這些技術成果能否落地,以及落地后的成本控制、產品品控和服務等問題;此外,如今車圈遙遙領先式的宣傳占夠了便宜,上汽除了在產品布局需要清晰謀劃,在營銷方面也要更花更多心思,雖不至于“出格”,至少也要“出奇”。
還是那句話,上汽不會輸也不能輸。面對世界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力求打百年老店的上汽正進入改革深水區,接下來快節奏的大動作,由內而外的組合拳,能否讓這頭醒來的雄獅呼嘯山林?時間會給出答案。
版權聲明:圖文/視頻為線外邦獨家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