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迷們大多知道戰斗機的進化有兩個關鍵節點,一個是從雙翼戰斗機向單翼戰斗機的進化,另一個是活塞式戰斗機向噴氣式戰斗機的進化。前者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后者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上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對于中國來說都是特殊時期,30年代爆發了抗日戰爭,50年代則有朝鮮戰爭。50年代新中國抓住了戰斗機進化關鍵節點,引入了數千架噴氣式戰斗機一舉成為空軍大國,而30年代的民國則沒有抓住機遇期。今天跟大家介紹一型民國空軍錯失的單翼戰斗機——美國P-26戰斗機!
現存于世的P-26戰斗機
P-26戰斗機由大名鼎鼎的波音公司研制,1932年3月設計定型,1933年1月開始服役。該型戰機頭銜很多,是美國裝備的第一型全金屬單翼戰斗機,是當時航速最快的戰斗機,也是第一架配備液壓制動襟翼的單座戰斗機,等等。總而言之,P-26戰斗機堪稱劃時代的產物,引領了后來單翼戰斗機的發展潮流。
P-26戰斗機主要性能:機長7.19米,機高3.06米,翼展8.52米,機翼面積13.89平方米,空重997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340公斤,一臺500馬力普惠R-1340星型氣冷9汽缸活塞發動機,最大航程579公里,巡航速度320公里/小時,最大速度377公里/小時,實用升限8350米。配備兩挺7.62毫米機槍(或者1挺12.7毫米、1挺7.62毫米),安裝在機鼻兩側,機身下還可以掛載兩枚100磅重的航空炸彈進行對地攻擊。
第一架全金屬單翼戰斗機
P-26戰斗機的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采用了低單翼,采用了開放式的座艙,座艙安裝了風擋玻璃,瞄準儀器安裝在了風擋的前方。 在機身上大量使用了張線,來連接機翼與機身,以維持機翼的剛性與結構。
P-26戰斗機綜合性能在當時堪稱一流,因此被美國陸航看中,盡管當時美國處于大蕭條時期(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軍事開支非常吃緊,但美國陸航仍然采購了100多架。甚至為了吸引政府有限的資源與民眾的眼球,美國陸航在他們的P-26戰斗機上涂上了各種各樣的涂裝,四處飛行公開展示。這里說明一下,二戰時期美國其實并沒有獨立空軍,空軍都是附屬于陸軍和海軍(跟二戰時的日本一樣),獨立空軍是在二戰后1947年9月8日才成立的。
美國陸航P-26戰斗機
由于30年代美國奉行孤立主義,大力縮減軍事開支,美國軍方訂單并不多(其他武器裝備也是這個狀況),因此美國積極向海外出售武器裝備和科技。為了從經濟大蕭條中盡快走出來,當時美國連最先進的戰列艦設計圖紙和16英寸艦炮技術都準備向蘇聯出售,只是蘇聯人給的錢太少了,最終沒有成交(錢給到位,甚至可以幫蘇聯建造幾艘戰列艦出來)。至于出售P-26戰斗機這種小玩意兒,根本不是問題,跟21世紀的今天出售先進戰斗機完全不一樣的態度。
在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中,國軍吃了日軍飛機的虧后,決心大力發展空軍,各地方勢力只要有條件的都在搞空軍。由于不能自制飛機,只能向國外采購,當時美國、意大利、德國等國都是采購對象。加上美國大力對華推銷,國府買了不少戰斗機,但都是雙翼戰斗機,例如著名的霍克戰斗機系列。為什么不買P-26全金屬單翼戰斗機呢?全金屬單翼戰斗機可是今后發展的潮流,連廣東軍閥陳濟棠都一眼看中了,想辦法買了一批。
涂裝非常漂亮
P-26戰斗機出口型號稱為波音281戰斗機。1934年9月,波音公司把一架波音281戰斗機運到中國推銷此型飛機,第一站為廣東,廣東軍閥陳濟棠在1935年底向波音公司采購了10架波音281戰斗機給廣東空軍,經費是以航空救國之名義向海外華人募捐。因為籌集費用花費不少時間,所以飛機交付時間較晚,于1936年初才運抵中國。在隨后爆發的兩廣事變中,廣東空軍并入國府空軍,這批飛機被改編為中華民國空軍第三大隊第17中隊,機號為1701至1710。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這批波音281戰斗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1937年8月15日,日本海軍木更津航空隊的6架九六式轟炸機空襲江蘇句容機場,結果被第17中隊的波音281戰斗機擊落3架。次日,再次來犯的日機又被擊落3架九六式轟炸機。在8月20日的作戰中,第17中隊出動8架波音281戰斗機一舉擊落日軍轟炸機6架。此后一段時間內也多有斬獲,先后擊落擊傷日軍戰斗機、轟炸機多架。不過作戰中,第17中隊也有損失,部分戰機受損缺乏零件維修,到1937年10月20日僅剩2架波音281戰斗機可以升空作戰。最終在1937年底,波音281戰斗機損失殆盡(多數作戰受損后因缺乏零件維修只能放棄)。
霍克-3型戰斗機
10架波音281戰斗機就能取得如此大的戰績,如果是100架,甚至200架呢?當時一架P-26戰斗機的造價不過14000美元,波音281戰斗機是P-26戰斗機的簡化版本,簡化部分軍用設備,包括拆除空用無線電機等,出售價格不會太高。國府購買的博福斯75毫米山炮價格為16000美元/門,炮彈為20美元/發,對比之下先進的全金屬單翼戰斗機真便宜啊!
國府雖然也買了一批美國戰斗機,但都是雙翼戰斗機,最好的不過是霍克-3型戰斗機。雖說波音281戰斗機由于是初代單翼機,技術上還不成熟,性能上并沒有對雙翼戰斗機形成壓倒性優勢。但單翼機對雙翼機有一個巨大優勢,即“戰場態勢觀察”優勢,這個優勢在一堆技術參數中是看不見的。下單翼戰斗機飛行員對上方的視野更開闊,而視野開闊、不受阻擋,能夠及時發現敵機,這在沒有裝備雷達的空戰時代相當重要。這個優勢只有在駕駛過波音281戰斗機才會明白,可惜負責拍板的不是專業人員。
國府采購霍克-3型戰斗機的價格是30000多美元一架,一共買了100多架,如果用來采購波音281戰斗機,甚至原版的P-26戰斗機多好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