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朗普在貿易領域對華屢次加碼關稅,一度將對華關稅稅率推高至145%,引發全球輿論對中美“貿易戰”走向的高度關注。
01.中國經濟太強,特朗普拿俄找回信心?
中國則秉持“對等反制、不愿打但也不怕打”方針,從容予以回擊,展現出強大的經濟韌性和自信。以至于美國不得不軟化態度要求和中國協商,與此前兩天對華不斷強硬放話姿態形成鮮明對比。
有意思的是,正當外界聚焦于中美這場關稅博弈之際,俄官方駐非國家大使館官方賬號卻在社交媒體上X對中美互相“過招”幸災樂禍、似乎樂見其成。
然而,俄方這種“隔岸觀火”的姿態并未持續太久,很快就迎來了美國國會針對其“頭號制裁對象”地位的進一步升級——一份最新法案草案表明,若俄羅斯拒絕與烏克蘭達成持久和平,美國可對購買俄油氣、天然鈾的國家征收最高達500%的關稅。
美國對付不了中國還不能對付俄羅斯?對華貿易戰之所以成為特朗普持續施壓的重要選項,在于中美貿易額體量龐大,美國若能通過極限施壓逼迫中國在金融與產業上讓步,便可鞏固自身在全球市場的霸權繼續收割。
然而出乎特朗普意料的是,中國并未因美國不斷加碼關稅而“示弱”,相反,隨著中國精準采取同等規模的反制措施與系列內需、外貿穩增長政策的落地,美國企業與消費者反而將成為反噬的受害者。
中國經濟的體量和韌性,外部施壓中愈發凸顯,14億人口的龐大消費群體、完整全產業鏈和多元化的外貿伙伴,讓特朗普政府幾番挑起貿易爭端都難以獲得壓制中國的“速勝”效果。
02.特朗普調轉槍口,500%關稅砸向俄
美方見中國紋絲不動,而強硬的反擊手段大大超出美方預料,使用的關稅大棒束手無策,內部反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的聲音也愈發明顯。中國經濟太強美國踢到鐵板,美政府無計可施,不得不軟化態度要求和中國協商。
而在美對華強硬姿態按下暫停鍵之時,特朗普調轉槍口,500%關稅砸向俄,拿俄羅斯當靶子找回信心。
從美國的全球霸權視角看,通過這樣的“次級制裁”,可以逼迫更多國家減少乃至停止從俄進口能源,讓俄羅斯外匯收入更加捉襟見肘,進而在俄烏沖突上繼續施壓。
對于本就被歐美切斷大部分金融往來的俄羅斯而言,原油、天然氣和鈾產品的出口是少數還能換取外匯儲備的“經濟支柱”,倘若再被美國“釜底抽薪”,俄方經濟前景勢必更形艱難。
可以說,特朗普執政時期的美國政治風格往往充滿投機性,一旦在某條戰線上遭遇頑強對手、無法快速取勝,便試圖轉移突破口。
對華貿易戰遭遇挫折后,美國把目光再次投向俄羅斯,一方面可以轉移選民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圍堵俄油氣來保障歐洲對美國能源的依賴度,以再次突出其全球影響力。
俄羅斯的經濟體量與產業結構難以在短期內消化美國的高烈度制裁,俄羅斯官方“隔岸觀火”中美貿易戰自然不會帶來任何實質利益,最后反倒是殃及自身。對此俄羅斯官方某些對“中美貿易戰”幸災樂禍的人不知道還能不能“笑得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