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民生遭遇三大重創,賴清德照樣“賣臺求榮”,逆天言論引發眾怒,統一進程必須提速,絕不能讓“臺獨”為禍一方。
賴清德
日前,臺媒報道稱,臺當局目前已經和美國方面進行了會議,重點討論了美國實行對等關稅的相關事宜,除此之外,還討論了包括出口管制在內的多個經貿領域相關議題。但是,具體細節并未透露。此后,賴清德沾沾自喜道“談判過程順利”,臺灣地區和以色列等國會列入第一批談判對象。
賴清德還故作輕松地表示,臺灣銷往美國的產品,只占臺灣整體外銷的23.4%,因此,他認為島內經濟產業韌性已經存在。
特朗普
隨后賴清德話鋒一轉,提出一系列“磕頭貿易”的舉措。賴清德稱,為應對美國的政策,臺灣未來會進一步擴大采購美國產品的比例,以此來降低貿易順差,并且要進一步深化美國和臺島的產業以及經貿合作。更關鍵的是,賴清德當局還提出了“零關稅”的想法。
如果實施“零關稅”的想法,那么島內的農漁業將會受到重大影響。《環球時報》報道稱就以島內農業來說,如果實現關稅歸零、全面開放,那么島內30多萬名農民的產業鏈就會面臨重大危機。
楊儒門
島內“白米炸彈客”楊儒門直截了當地提到,未來臺島會面臨“崩盤、失業、滅農”的三大打擊。正如島內專家所言,臺島需要的應該是“公平談判”,而不是單方面的“犧牲農民”。
在這個節骨眼,賴清德再度發表逆天言論。臺媒報道稱,賴清德稱臺島要積極面對各種挑戰,“吃苦當吃補”,這是“臺灣精神”。“吃苦”不是不可以,但賴清德將自身“賣臺求榮”的行為,包裝成為“積極面對挑戰”,這就是典型的偷換概念,是將民計民生作為“對美獻媚”的工具。
賴清德
賴清德不斷傳播“臺獨”思想,荼毒島內民眾,臺當局企圖通過話語塑造和行動實踐,來推動臺灣的法理“獨立”。這種言行不僅違背了一個中國的原則,還試圖動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基礎,如今更是將島內4300萬民眾的生計作為籌碼。種種跡象都表明,統一進程必須提速,絕不能給“臺獨”分子繼續為禍一方的機會。
如今,臺海地區的緊張局勢不斷升溫,解放軍圍繞臺灣島進行的多次軍事演習與聯合戰備警巡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就以剛剛結束的“海峽雷霆-2025A”為例,此次圍繞臺灣島的軍事演習,不僅規模龐大,涵蓋范圍廣,而且技術上也有重大突破。解放軍出動了海、陸、空及火箭軍等多個兵種,進行了一系列實戰化演練。
戰機巡臺
無人機偵察、電子戰、遠程火力支援等新型作戰方式的加入,也表明解放軍正在以更加靈活和多元的方式準備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
總而言之,解放軍如今的“收臺之網”已經越拉越緊,但是還遠遠不夠,島內“臺獨”分子依舊有“狗急跳墻”的可能性,解放軍要做好全面部署,絕不能給臺當局以及包括美國在內的域外勢力任何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