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中方反制后,肆意揮舞關稅大棒的特朗普不得不連退兩步,在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征收高額“對等關稅”后,日前他又宣布豁免部分產品,其強硬的關稅政策現已迎來不小的調整。
而在這一背景下,美方又通過多種渠道開始試圖與中方進行溝通。其“總統特別任務特使”日前轉述了特朗普的態度,稱特朗普認為與中國進行談判,從而找到擺脫貿易對峙局面的出路至關重要。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亦出面發言,強調中美之間的談判進程已經處于“初始階段”。
分量最重的發言來自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此人接受采訪時明確承認,中美之間已經開始就貿易問題進行“柔軟”對話,并指出與中國的對話是通過“中間人”進行的,但是他拒絕透露這位“中間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只是強調“球在特朗普這邊,特朗普知道怎么玩這個游戲”。
實事求是地講,這種模式特朗普不是第一次用了。日前美伊兩國在阿曼舉行了一場間接高層談判,美媒報道稱,這場談判里美伊代表分坐在不同的會議室,由阿曼外交官向美伊代表來回傳遞信息。這顯然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特朗普的態度三天兩頭就變一次,拉一個“中間人”進來既能起到緩和沖突的作用,同時也能督促特朗普重視承諾、別在達成協議后臨陣變卦。
如今白宮高層接連釋放了中美談判的消息,料想不是空穴來風,雙方應該的確有一定的接觸。不過,盡管美方連退兩步,但它仍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取消歧視性政策,因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態度依然強硬,要求美方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各方理性聲音,在糾錯方面邁出一大步,徹底取消“對等關稅”的錯誤做法,回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的正確道路上來。
迄今為止,美方只在修正錯誤做法上邁出了一小步,而中方則要求它邁出一大步,這相當于把中美談判的球踢了回去,也符合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所言的“球在特朗普這邊”。接下來特朗普如果想真心促成中美談判,那就得釋放出更多的誠意才行。
畢竟局勢現在非常明確。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一季度出口增長6.9%,東盟繼續維持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占中國整體外貿的比重提升至16.6%,充分證明中方對美國市場的需求并非十分迫切,真正著急的應該是濫施關稅的特朗普政府。因為就在他對“中國制造”四面出擊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中美雙邊貿易仍維持了4%的增長。
特朗普對華加征145%的關稅有多離經叛道,從上述數據里便可見一斑。現在他既面臨著來自飽受物價上漲之苦的美國民眾的壓力,又面臨著科技巨頭與華爾街巨鱷的不滿,若繼續在關稅施壓策略上強硬到底,長遠點有中期選舉這個難關過不去,短期內還有山呼海嘯的反對浪潮疲于應付,足以說明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總而言之,既然已經通過多個渠道與中方進行了接觸和談判,那特朗普最好把這個勢頭給維持下去,以務實的態度推動關稅分歧的解決,別再指望自己“極限施壓”的策略能對中方生效。所謂的“對等關稅”不僅解決不了美方自身任何問題,反而嚴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可謂損人不利己。趁著現在關稅生效時間不長,亡羊補牢還不算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