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消息,外交部回應菲方涉間諜案言論,近期中菲關系緊張態勢可見一斑,而這背后菲律賓正面臨棘手難題。
菲律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1月,該國失業率大幅跳漲至4.3%,相較于2024年12月,環比增長了1.2個百分點,創下近6個月以來的最高值。失業人口數量也較上一統計周期激增53萬,總數高達216萬之多。菲律賓官方雖稱這是經濟活動季節性調整所致,畢竟圣誕季過后臨時性崗位減少,但深入剖析,這背后是菲律賓經濟結構深層次的脆弱性暴露。
菲律賓(資料圖)
服務業作為菲律賓吸納就業的主力軍,1月就業人數達2987萬,占總就業人數的61.6%,可該產業對外部需求及國內消費市場穩定性依賴極強,經濟環境稍有波動便首當其沖。農業與工業分別占總就業人數的21.1%和17.2%,前者受自然災害頻發、基礎設施薄弱等因素制約,生產效率提升乏力,難以創造更多穩定崗位;后者因技術水平不高、產業配套不完善,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擴張吸納就業能力有限。
曾備受矚目的蘇比克-克拉克鐵路項目,因馬科斯政府一系列反華政策及工程分歧,中方選擇退出。中國的撤離讓項目瞬間陷入停滯,菲律賓政府猝不及防。此前,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馬尼拉與馬科斯會晤時,宣稱美菲要共同應對所謂中國“威脅”,還妄言中國若對菲動手,美國定會下場。但美國向來利益至上,其對菲承諾充滿不確定性。
美國雖宣布保留對菲3.36億美元援助資金,卻要求菲律賓將國防開支占GDP比例從0.9%-1%提升至2%左右,以2024年菲律賓約4300億美元GDP計算,原本約43億美元軍費開支將飆升至86億美元左右,美國此舉不過是想用“小恩小惠”讓菲律賓在南海為其沖鋒陷陣,且在蘇比克-克拉克鐵路項目上,美國國內經濟問題纏身,國債高筑,基礎設施建設等對外投資資金匱乏,對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回報慢的鐵路項目興趣缺缺。
馬科斯(資料圖)
日本雖有一定基建技術與資金能力,但近年來經濟增長乏力,國內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突出,對外投資趨于謹慎,且其在菲投資多傾向于短期獲利項目,對蘇比克-克拉克鐵路這類大型長期項目熱情不高。項目停滯不僅影響基礎設施建設,更在菲律賓經濟發展、就業創造等方面引發連鎖反應,讓本就嚴峻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
馬科斯政府上臺后,在南海問題上緊跟美國步伐,對中國頻頻挑釁,導致中菲關系持續惡化。在美防長訪菲前夕,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高調宣稱加強菲在南海存在,“遏制中國在南海行動”。菲律賓西部司令部負責在“南海爭議區域”行動,特奧多羅還敦促菲武裝部隊提升攔截能力,巡邏和攔截所謂“入侵菲西部專屬經濟區的力量”,殊不知菲律賓自20世紀70年代起就非法占據中國南沙部分島礁,自身行為嚴重違反國際法與聯合國憲章。中菲關系緊張直接沖擊菲律賓經濟,因挑釁行為,菲律賓失去在南海部分油田勘探項目,中菲貿易額下滑。相關產業發展受阻,企業經營困難,大量崗位流失,進一步加劇菲律賓就業市場壓力。
馬科斯(資料圖)
美國在中菲關系惡化過程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不斷在南海問題上攪局,妄圖將菲律賓打造成遏制中國的“橋頭堡”。美國不僅在軍事援助、武器售賣等方面下功夫,還慫恿菲律賓在南海挑釁中國。可一旦真發生沖突,美國是否會兌現對菲“下場幫忙”承諾,從其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表現便可看出,大概率是讓菲律賓獨自面對。菲律賓過度依賴美國,忽視自身經濟發展需求,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對抗,讓本國經濟陷入困境,失業率飆升。如今菲律賓急需重新審視外交政策,停止挑釁行為,改善與中國關系,將精力放回國內經濟建設與就業問題解決上,否則將在困境中越陷越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