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出生人口跌破800萬大關,90后平均生育意愿僅1.54個。北京某互聯網公司總監林悅28歲存款百萬,卻在家族群發長文宣布丁克,配圖是堆滿抗抑郁藥的床頭柜。
深夜加班的電腦藍光里,房貸計算器顯示月供占收入65%。小紅書#不生孩子挑戰#話題下,3.2萬條筆記記錄著自由旅行和凌晨看劇的快樂,點贊最高的評論寫著"子宮自由才是終極財務自由"。
上海社科院報告撕開殘酷真相:養育成本占家庭收入49%,教育軍備競賽讓家長焦慮指數飆升237%。幼兒園家長群每天98+未讀消息,海淀媽媽為孩子搶購的奧數課單價堪比愛馬仕。
00后求職者王浩在面試時直言"不接受單休",B站《我不想做永動機》演講視頻播放破千萬。智聯招聘數據顯示,83%的Z世代把"準時下班"寫入職業規劃,字節跳動取消大小周當日,內網點贊數創歷史新高。
02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圓桌派》指出:當生存焦慮大過繁衍本能,動物都會停止生育。售樓處沙盤前分手的情侶,迪士尼煙花下求婚的戀人,這代人在撕裂中尋找著自洽的可能。
女性覺醒正在改寫生育方程:前程無憂報告顯示管理層女性生育年齡推遲至34.2歲,產科門診里35+高齡產婦占比五年翻三倍。杭州姑娘陳露把凍卵證明裱進相框:"我的卵子我做主,比結婚證更有安全感"。
03
售樓處燈火通明時,青年旅舍的公共廚房飄出螺螄粉香氣。有人在地鐵末班車里啃冷面包,有人在洱海邊民宿等星空。當傳統人生進度條被按下暫停鍵,或許我們該問:究竟是誰在販賣焦慮?又是誰在定義成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