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幾年,經常有一個詞被提及,叫“中俄伊大三角”,這個詞來源于美國前總統(tǒng)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他在著作《大棋局》中構想了這樣一套模型:在亞歐大陸上,中國、俄羅斯與伊朗將組成一個大三角聯(lián)盟,這個大三角聯(lián)盟足以壯大陸權國家,從而對以“海權”為基礎構建全球霸權的美國,構成嚴重的挑戰(zhàn)。
《大棋局》這本書呢,是布熱津斯基在1997年寫的,這個時候的美國,可以說霸權達到了頂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挑戰(zhàn)美國的地位,甚至那個時候,我們都無法想象美國霸權可能會衰落。所以呢,布熱津斯基的“中俄伊大三角”理論被很多中國人,視為真理,信奉了幾十年。
于是我們可以看到,在我們的互聯(lián)網上,網友尤其關心中國與俄羅斯,以及中國與伊朗的外交關系,只要有一些進展,那就必然會把“中俄伊大三角”理論挖出來談一邊。而且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美國的國運都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中俄伊三國關系確實在逐漸升溫,以至于很多網友都表示,中俄伊應該組成軍事同盟,共同打敗美國。
但我們從今天的視角來看,“中俄伊大三角”理論好像又并不牢靠。原本還在和美國強硬對抗的俄羅斯,被特朗普一示好,態(tài)度立馬軟化,甚至我們開始擔心以后會不會出現(xiàn)“美俄聯(lián)合抗中”的局面。
至于伊朗那邊,自從幾個強硬派高層相繼去世,伊朗國內的親美派開始占據(jù)上風,加上最近特朗普對伊朗強硬施壓,伊朗這邊已經承諾要放棄核武器,有了投降的傾向。
至少從當前的局勢來看,中國的破局,好像并不在“中俄伊大三角”的形成,理想與現(xiàn)實差異太大,布熱津斯基的“中俄伊大三角”理論,把中國人都騙慘了么?
當然,布熱津斯基主觀上肯定不是忽悠中國人,更像是對當時如日中天的美國提個醒。他基于陸權對抗海權的傳統(tǒng)地緣邏輯,認為中俄伊三國聯(lián)合能重構歐亞大陸權力格局,但為何布熱津斯基的設計,與今天的走向不同呢?因為布熱津斯基的理論破產,本質上是傳統(tǒng)地緣政治思維與全球化時代的脫節(jié)。
俄羅斯的核心利益在歐洲和中亞,伊朗聚焦中東什葉派影響力,而中國的戰(zhàn)略重心在亞太和全球經濟治理。三國缺乏共同的地緣戰(zhàn)略目標,所謂 “陸權聯(lián)盟” 更多是西方學者的想象。
例如,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中更依賴中國的經濟支持,而非伊朗的軍事協(xié)同;伊朗則通過 “抵抗軸心” 強化地區(qū)存在,與中俄的全球戰(zhàn)略并無直接關聯(lián)。
一旦俄羅斯無法與歐洲建立更深一步的聯(lián)系,伊朗的 “抵抗軸心”也難以為繼的話,現(xiàn)實的壓力就會迫使俄羅斯與伊朗做出調整。
其實咱們的高層,也沒有去依賴什么“大三角”理論。我們提出的是以 “人類命運共同體” 理念構建開放包容的國際秩序,本質上就是跳出“非此即彼” 的冷戰(zhàn)邏輯,這也是中國的破局之道。在多極化時代,沒有永恒的盟友,只有動態(tài)的利益平衡。當美國執(zhí)著于 “分而治之” 時,中國正通過 “合縱連橫” 重塑世界秩序的底層邏輯 ,這或許才是對布熱津斯基理論最深刻的超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