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高彥均 通訊員 曹萌/文圖
春華灼灼啟新程,教海揚帆正當時。為進一步提升管城區作業設計質量,持續優化語文、數學五年級下冊作業設計成果,推動作業專題改進提升項目深入開展,2025年4月11日上午,管城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組織開展鄭州市作業專題改進提升項目作業設計案例評析活動。鄭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副主任連珂,管城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書記馬宇,教研員趙慧君、呂玥穎、崔吉娟,管城回族區外國語牧歌小學黨總支書記馮利英,以及各實驗校業務領導和學科骨干教師齊聚一堂,活動在外國語牧歌小學舉行。
特邀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檢測中心特聘專家邵越洋博士,鄭州市數據驅動教學改進項目執行負責人張錦琳博士線上出席會議。
本次呈現了兩項五年級數學學科作業設計,春曉小學匠心獨運地圍繞“玩轉魯班立方”進行了《觀察物體(三)》作業設計;東關小學結合地域特色,將老城墻遺址、商都歷史故事等歷史文化元素進行了《因數與倍數》的作業設計。兩項設計融入了豐富的題目情境,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既得數理之妙,更悟文明之韻。
本次還呈現了三項五年級語文學科作業設計,外國語牧歌小學分享的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作業設計,緊扣課標,實現了具體化,力求實現作業目標與內容的高度一致。紫東路小學對《西游記》整本書閱讀作業設計展開匯報,以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維能力發展與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為目標,提升閱讀教學質量。長青路小學立足校情和學生認知特點,構建三維一體的設計框架,對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設計了針對性作業。
邵博士和張博士對每份作業設計案例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點評。從學情、核心素養、學業質量評價標準等多方面給予了指導。對于語文學科,創編故事的設計細節可進一步深化,增強可實施性,評價指標也應簡化、量化。針對數學學科,大情景的設計是好的開始,但在設計情景時也應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減輕學生的認知負荷。
活動尾聲,馬宇書記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發言:首先馬宇書記感謝了邵博士和張博士的悉心指導。通過反饋,馬宇書記看到了管城區老師在作業設計方面的進步,也期待管城區作業案例集的誕生。在下一步規劃中,管城區也會將高質量作業的設計理念、策略推廣到更多學校。
這場凝結著教育智慧的思想碰撞,不僅展現了管城教育人“致廣大而盡精微”的教研品格,更勾勒出“作業革命”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壯闊圖景。管城教育人將在“雙減”背景下,繼續書寫育人新篇章。讓作業設計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階梯、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教育質量提升的引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