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家常菜,
半卷江南春。
對許多崇明人而言,
竹筍燉蛋的香氣,
總與童年某個(gè)濕潤的清晨重疊。
記憶里,這道菜總伴著外婆的老灶臺。鍋蓋掀開的剎那,水汽裹挾著蛋羹的柔滑與筍的鮮甜撲面而來。春雷后的竹筍最是脆嫩、鮮甜,混在琥珀色的蛋羹里,像藏著一口咬得碎的春天。放學(xué)歸家的孩子踮腳扒著桌沿,一勺勺挖著微燙的燉蛋,筍丁在齒間咯吱輕響,恍惚是春雨滴落竹葉的聲音。
這道菜沒有繁復(fù)的技法,卻因“不時(shí)不食”的智慧而珍貴——筍是鄉(xiāng)野的饋贈,蛋是自家母雞所生。竹筍燉蛋的至鮮,從來不止于舌尖。它是一把打開記憶的鑰匙,讓每個(gè)嘗過的人,在某個(gè)疲憊的黃昏,突然與舊日溫暖的自己重逢。
通訊員:薛德桂(港西鎮(zhèn)基層新聞官)
編輯:焦倩倩
責(zé)編:李琳、陸海華
給我點(diǎn)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