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放關稅狠話威脅中國,收到中方“奉陪到底”的答復后,不到24小時,美國"繳械"公布千項豁免清單。稀土、抗生素等戰略物資全在列,暴露美國經濟命脈仍依賴中國。這場貿易博弈究竟誰會先扛不住?
【特朗普威脅中國再加50%關稅】
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又對中國發出“最后通牒”,他威脅說,如果中國不取消34%的關稅反制措施,那么美國將會對所有中國產品,再征收50%的關稅。
然而,中國駐美大使館和商務部反應也非常迅速而堅決,明確表示施壓和威脅不是處理國際關系的正確方式,誓言將堅定維護國家利益。
商務部更是指出,中方的反制措施完全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以維護自己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并捍衛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美國的行動只會進一步暴露出其訛詐本質,中國絕不會接受這樣的做法。如果美方執意如此,中方將奉陪到底。
令人驚訝的是,在得到中國“奉陪到底”的回復后,還不到24小時,特朗普就“繳械投降”似地,打開了一扇“后門”。
【美國白宮公布千項豁免清單】
白宮悄然拿出了一份長達37頁的“豁免清單”,上面列出了上千種被豁免增加關稅的商品。這一舉動無疑顯示出,特朗普不過是只“紙老虎”罷了。
細看這份清單,不難發現其中玄機——被豁免的幾乎都是美國,極端依賴進口的各種戰略物資。例如,稀土、石墨、鋰、鈷等關鍵礦產,甚至連鋼鐵、鋁等金屬也在列,還有中國占全球產能超30%的抗生素、維生素。這些可不是隨處可見的小商品,而是美國經濟的命脈所在,又怎能輕易割舍?
美國這種“開后門”的做法,實際上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美國自身的準備不足,二是對中美長期經濟摩擦承受能力的懷疑。
因此,為了國內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美國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保護這些必需品。但是,這一操作對于特朗普而言卻收效甚微,因為中國正在擴大對鎵、鍺、銻等戰略金屬的出口管制。這使得美國不得不在“卡住別人的脖子”和“怕被別人勒死”之間找到平衡。
【中國加強兩用物項的出口管控】
回顧過去8年的中美貿易戰,中國在進口方面早已進行了大規模的重構。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下降,而許多美國企業反而需要中國市場來盈利。同時,新興市場的蓬勃發展,和國內市場的自我消化能力,讓中國在這場競逐中游刃有余。
而從中方的回應來看,中國的應對策略也相當明確。如果美國執意要疊加關稅,中國將毫不猶豫地進行對等報復,甚至不排除對所有美國出口商品,也加征50%的關稅。顯而易見,中國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有信心應對任何來自美國的錯誤政策。
特朗普嚴重低估了中國的工業實力和市場反應。他以為靠加關稅就能讓中國低頭,這想法簡直太天真了。
【中國是全球頭號工業大國】
現在中國可是全球頭號工業大國,工業總產值比G7那幾個發達國家加起來還多,工業體系十分完整,生產出來的工業品全世界都搶著要,別的國家根本沒法替代。
反觀美國呢,經濟主要靠股市、金融和美元撐著,要是真跟中國全面打起關稅戰來,最后吃虧的肯定是他們自己。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打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旗號來的,但最終買單的卻是美國的消費者。數據顯示,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金額,超過5000億美元,一旦關稅落實,這些商品的價格必然飛漲。
這對于日常用品如衣服、家具等價格的影響尤其明顯,低收入家庭將會倍感壓力。同時,中小企業和分銷商可能面臨入不敷出的局面,甚至引發更加嚴重的失業問題,社會不滿情緒可能進一步滋長。
【最終買單的是美國消費者】
在此背景下,中國同樣保持著強大的經濟韌性。除了對美出口僅占GDP的3.2%,中國企業也在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包括進軍東南亞、中東等潛力市場。
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內深化改革、推動新興產業發展以及擴大內需,中國已經在重塑自己的全球產業鏈。
總的來說,在這場看似兇猛的博弈中,中國無需妄動,只需穩步推進自身的發展策略,以創新驅動發展,以擴大開放應對變化,最終便能在全球化的棋局中,立于不敗之地。
而特朗普以為的“大規模攤牌”,最終可能只是一場空中樓閣的游戲。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他的保護主義政策似乎都像在自扇耳光,打著威脅的大旗,最終卻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