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援引共同社報道,相關人士近日透露,日本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基本決定從近日起對中國進行訪問。此行可能旨在促進日中經濟交流。報道稱,上一次公明黨黨首訪華是在2023年11月。關于如何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高關稅政策,雙方可能交換意見。關于日本執政黨和中國共產黨的交流,日本自民黨干事長森山裕、公明黨干事長西田實仁今年1月率團訪問北京,時隔6年多重啟政黨間對話“日中執政黨交流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首相石破茂,本人其實是自民黨。這次對華談判,是石破茂主動讓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來負責的,據說石破茂目前計劃委托由齊藤鐵夫來轉交其致中國領袖的親筆信。從選人上就不難看出,這次的談判,日本對華滿滿示好意味。而日本的目的也很明顯,一個就是放開日本水產品對華出口。關于日本水產品,中國的態度也很明顯,外交部對此的措辭一直都是: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堅定維護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放開日本水產品對華出口,關鍵要看日本的實際行動。
日本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資料圖)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近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科研機構已完成對今年2月赴日本福島核電站附近海域獨立采集的海水、海洋生物等樣本的檢測分析。樣本中,氚、銫-134、銫-137、鍶-90等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未見異常。后續,中方的相關檢測數據將提交國際原子能機構,由其統一匯總發布。“中方反對日方排放核污染水的立場從未變化,中方將繼續會同國際社會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等相關專業組織,敦促日方切實履行承諾,確保排海處于國際監督之下。”林劍說。
據京報網報道,日本政府近日發布2025版《外交藍皮書》,將中日關系定位為“日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稱將繼續同中國“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構建建設性穩定的日中關系”。另一方面,也仍將中國定位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炒作東海、南海局勢,中俄軍事合作,日本人在華安全等問題。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情況,日本新版的《外交藍皮書》沿襲了指責抹黑中國的陳詞濫調,渲染所謂“中國威脅”,無理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堅決反對。
日本水產品(資料圖)
近日,日本政府針對國會議員質詢時稱,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中關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表述“不具備法律約束力”。明眼人可以看得出來日本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企圖為“臺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掃除法律障礙,以為未來參與臺灣問題掩蓋自已的罪行。?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立即給予了駁斥,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聯合聲明與后續三個政治文件(如《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共同構成中日關系的“壓艙石”,具有明確的法律效力。
面對日本的挑釁,中國做出了強硬回應。軍事上,解放軍增兵相關地區,開展類似海上封鎖行動。去年12月,中國海軍和海警編隊在沖繩本島和宮古海峽活動,并向釣魚島附近派遣“全副武裝海警船編隊”,向美日發出了警告。外交上,王毅外長直接警告日本政客,不要在臺灣問題上生事。 中國的回應清晰地表明,任何試圖挑戰中國在亞太地區利益的行為都將面臨堅決的反擊。
日本首相石破茂(資料圖)
說到底,中日關系的癥結不在信紙多厚,而在誠意幾何。展望未來,中日關系注定要在磕絆中前行。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足夠的定力應對日本的搖擺。但日本若真想走出困境,就必須明白一個道理:在中美之間當“騎墻派”沒有出路,只有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停止在臺灣問題上的冒險,才能真正實現“戰略互惠”。否則,再多親筆信也不過是外交舞臺上的獨角戲,熱鬧過后只剩一地雞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