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玩撲克時,會運用一系列終止標準幫自己成為更好的退出者。比如止損——如果輸錢達到一定金額,就退出牌局;還有,時間限制——玩6個小時就收手,因為這個時長內狀態最好;還有,對手更換——如果有高手退賽,換上了水平差些的玩家,也該收手,等等。那么,每次都嚴格執行這些標準嗎?其實,也并不能。她承認,有時候輸到止損線了,還是會想辦法再弄點錢繼續玩;有時候明明已經打了6個小時,卻還是不想下場,等等。她的表現遠遠稱不上完美。
那么,這是不是說明終止標準沒用?并不是。因為終止標準的意義,不是讓我們做到完美,而是努力幫我們做得更好。安妮發現,設定終止標準后,她的表現遠比沒有設定終止標準時要好。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她能確定自己贏的比輸的多,就是因為在某些關鍵時刻,這些標準幫她避免了更大的損失。這就是為什么她要強調:“只求更好,不求完美?!泵鎸Σ淮_定性時,你不可能總能完美把握退出時機。谷歌X實驗室的創始人也說:“我們取得巨大成功,不是因為每次都做得完美,而是因為我們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
所以,“猴子與基座”和終止標準、漏斗管理這些工具的價值在于:它們幫我們提前想清楚了退出的條件,降低了臨場決策的難度。雖然我們可能無法做到百分之百執行,但只要能在關鍵時刻更多地幫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就已經值得了。不過,這里還有最后一個建議,能幫我們更好地執行前面說過的那些退出工具。那就是,不要全然地靠自己的力量,請給自己找一個“退出教練”。
什么是退出教練?就是能夠在一旁監督你執行終止標準的人。什么樣的人適合做你的退出教練?丹尼爾·卡尼曼有句話說得很形象:“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真正愛他們,但在那一刻不怕傷害他們的朋友。”注意,這里說的是“真正愛他們”,而不是單純的“友善”。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很多人在看到朋友走在一條可能錯誤的路上時,會選擇友善地保持沉默,怕說真話會傷害對方,或者會破壞他們的關系。但想想看,讓朋友在錯誤的道路上多走一段時間,豈不是造成了更大的傷害?
所以,最好的退出教練應該是這樣的人:他足夠愛你,會為你的長期幸福著想,同時也愿意說出那些你需要聽到的,而不是你想聽到的真相??崧约旱耐顺鼋叹?,是他的好友、同為諾獎得主的理查德·塞勒。如果連研究認知偏差幾十年的諾獎得主都需要一個退出教練,那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人,在我們走偏的時候給我們當頭棒喝。
要讓退出教練真正發揮作用,有兩個關鍵:首先,你必須明確地允許他們說真話。如果沒有這個許可,很多人就會選擇說些好聽的場面話。其次,退出教練也要用對方法。比如創投專家羅恩·康韋就總結出了一套流程:先表達退出的建議,當對方拒絕時退而求其次,幫助對方設定明確的成功標準,并約定,如果達不到標準就認真討論退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