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 核子可樂
策劃 | Tina
這家科技巨頭通過晝夜奮戰(zhàn)、大舉裁員以及非常規(guī)手段,實現(xiàn)了技術(shù)代差的快速彌合。
一場關(guān)乎未來的百日競賽
百日倒計時在警報聲中啟動——谷歌必須在這個時限內(nèi)追平 ChatGPT 的技術(shù)奇襲。
2022 年冬季,OpenAI 的實驗性聊天機器人以日均百萬用戶的增速掀起風暴,盡管頻繁鬧出事實性錯誤和簡單計算失誤。更糟糕的是,有人將其視為 Google 搜索的替代品——而搜索業(yè)務正是 Google 最核心的印鈔機。
Google 其實擁有性能不相上下的語言模型 LaMDA,但始終被嚴格限制:公眾只能通過邀請才能與 LaMDA 對話,且演示范圍僅限于寵物等無關(guān)緊要的話題。
華爾街開始為此而焦躁不安。六年多前,谷歌掌門人 Sundar Pichai 曾承諾為“AI 優(yōu)先的世界”做好準備,宣稱“智能助手將取代「設備」這一概念”。然而此后,谷歌的 8 位研究人員雖然發(fā)明了構(gòu)成 ChatGPT 核心的 Transformer 架構(gòu),但公司卻拿不出像樣的成果:廣告銷售同樣令人失望,Transformer 發(fā)明者接連離職。
2023 年初,谷歌高管層要求定期向董事會匯報進展。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Sergey Brin(擁有控制權(quán)的最大股東之一)親自審查 AI 戰(zhàn)略,并向員工強調(diào):這家市值萬億美元巨頭必須以接近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速度行動。這意味著要承擔更大風險。谷歌將不再延續(xù)過去“千人否決、無人拍板”的決策機制。
危急時刻,Sissie Hsiao 接過了燙手山芋。
在 Hsiao 團隊開啟百日沖刺時,她提出了一個“特質(zhì)性”要求:"質(zhì)量優(yōu)先于速度,但要行動必須敏捷。"
與此同時,另一位高管 James Manyika 正推動更長期的戰(zhàn)略變革。這位牛津大學培養(yǎng)的機器人專家,在加入麥肯錫成為硅谷領(lǐng)袖顧問后,于 2022 年初加入谷歌擔任技術(shù)與社會高級副總裁。Manyika 透露,早在 ChatGPT 發(fā)布前數(shù)月,他就曾對老友 Pichai 直言:谷歌在 AI 領(lǐng)域的舉棋不定正在拖垮自己。當時公司兩大世界級 AI 團隊各自為戰(zhàn)——倫敦的 DeepMind(由 Demis Hassabis 領(lǐng)導)和山景城的 Google Brain(隸屬 Jeff Dean 管轄),寶貴的算力資源被用于不同目標。Manyika 當時便建議 Pichai 促成雙方合作。
OpenAI 的強勢崛起直接促成了這次聯(lián)手。Dean、Hassabis 和 Manyika 帶著聯(lián)合團隊打造最強語言模型的計劃登上董事會。Hassabis 提議將項目命名為“Titan”,但董事會并不買賬。最終 Dean 提出的“Gemini”(雙子星)方案獲得通過。
Manyika 表示,此后公司做出了許多“大膽而負責”的決策,“雖然不一定每次都正確”。也正是這場旨在重奪 AI 領(lǐng)導地位的競賽,讓谷歌中彌漫起危機氛圍:員工們擠在走廊里,擔心公司淪為下一個雅虎。“這就像用沖刺的速度跑馬拉松,”Hsiao 形容道。但兩年后的今天,Alphabet 股價創(chuàng)歷史新高,投資者對其 AI 進展亦表示信心十足。
通過與 50 多位現(xiàn)任及前任員工(包括工程師、市場專家、法務與安全人員及十多位高管)的深入訪談,WIRED 首次詳細還原了谷歌歷史上這段最瘋狂的文化重塑期。許多員工要求匿名以坦誠討論公司的蛻變——無論好壞。這是關(guān)于那兩年狂飆歷程的完整故事,以及期間不得不做出的諸般取舍。
緊急抽調(diào)百人
為打造這款代號為 Bard 的 ChatGPT 競品,Hsiao 從各部門抽調(diào)了約百人。前搜索部門員工透露,經(jīng)理們對此沒有選擇權(quán),Bard 的人事調(diào)令擁有至高優(yōu)先級。Hsiao 表示,她挑選的是具備技術(shù)能力和情商的宏觀思考者,這些主要集中在山景城的團隊成員需要靈活機動、隨時補位。“你們是 Bard 團隊,”她告訴成員們,“得準備好身兼多職。”
2023 年 1 月,Pichai 宣布公司史上首次大規(guī)模裁員——1.2 萬人,約占員工總數(shù)的 7%。“沒人知道怎樣才能確保職位安全,”一位前工程經(jīng)理說。員工們擔心不加班就會丟工作,即使這意味著打亂孩子的就寢時間參加 Bard 的夜間會議也在所不惜。
Hsiao 團隊需要全公司的鼎力支持。他們基于 LaMDA 進行開發(fā),但必須更新知識庫并引入新的防護機制。谷歌基礎(chǔ)設施團隊調(diào)派頂尖人員釋放更多服務器資源,甚至讓數(shù)據(jù)中心電力使用接近極限,冒著設備過載風險快速設計出新的節(jié)能工具。為緩解計算資源緊張帶來的壓力,Hsiao 團隊有人定制了印有谷歌芯片代號的撲克籌碼,堆在一位工程領(lǐng)導的桌上戲稱:“你的籌碼就這么多。”
盡管新增算力在 Bard 開發(fā)的最初幾周陸續(xù)上線,但工程師們還是不斷遭遇谷歌生成式 AI 的老問題——正是這些問題,過去常讓高管層放慢項目腳步。和 ChatGPT 一樣,Bard 會出現(xiàn)事實性錯誤或生成冒犯性內(nèi)容。前員工透露,早期原型甚至包含“滑稽的種族刻板印象”:詢問任何印度名字人物的傳記,答案都是“寶萊塢演員”;中國男性名字則會被描述為“計算機科學家”。另一位前員工表示,Bard 的輸出并不危險,“只是愚蠢”。人們互相傳閱最離譜的截圖取樂:“我讓它用 Three 6 Mafia 風格寫首關(guān)于往海里扔汽車電池的 rap,結(jié)果它詳細描述了如何把電池綁在人身上讓他們沉下去淹死,"該前員工說,"而我的要求壓根跟謀殺無關(guān)。”
在百日攻堅的時間壓力下,谷歌只能盡可能捕捉并修復漏洞。通常負責審核兒童虐待內(nèi)容的外包商被調(diào)去測試 Bard,Pichai 呼吁所有有空閑的員工參與測試,最終約 8 萬人貢獻力量。為管理用戶預期,Hsiao 團隊決定沿用 OpenAI 的策略,將 Bard 稱為“實驗性產(chǎn)品”。(畢竟大家都忘不了微軟 Tay 的前車之鑒——2016 年這款 Twitter 聊天機器人因發(fā)表納粹言論被緊急下線。)
過去,谷歌在發(fā)布 AI 項目前,由十多人組成的負責任創(chuàng)新團隊會先進行為期數(shù)月的獨立測試。但 Bard 的測試流程被大幅壓縮。前負責任創(chuàng)新團隊成員透露,首席法務官 Kent Walker 主張快速推進。新模型和功能的迭代速度讓審核團隊難以招架,哪怕周末無休地工作也無法及時解決。當有人提出延遲 Bard 發(fā)布的警告時,這些意見遭到直接否決。(谷歌代表對 WIRED 表示:「這些警告并非來自實際參與審核或有權(quán)阻止發(fā)布的團隊」,并強調(diào)「多個團隊共同負責生成式 AI 產(chǎn)品的測試與審核,絕不存在單一團隊單獨承擔責任的情況」。)
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情
2023 年 2 月——百日沖刺進行到三分之二時,谷歌高管層聽到另一個壞消息:ChatGPT 將被直接集成進微軟 Bing 搜索引擎。這意味著谷歌這家“AI 優(yōu)先”公司再次在 AI 領(lǐng)域落后。雖然谷歌搜索部門已在試驗如何將聊天功能融入服務(即 Magi 項目),但尚未取得實質(zhì)成果。誠然,谷歌在搜索領(lǐng)域仍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Bing 市場份額不足其十分之一),但若沒有生成式 AI 功能,這種優(yōu)勢還能維持多久?
為避免股價再次受挫,谷歌選擇先發(fā)制人。就在微軟計劃發(fā)布 Bing 新功能的前一天(2 月 6 日),Pichai 宣布 Bard 向公眾開放有限測試。在配套營銷視頻中,Bard 被塑造成全能助手——延續(xù) Google“組織全球信息”的使命。視頻中,一位家長問 Bard:“我能告訴 9 歲孩子哪些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新發(fā)現(xiàn)?”Bard 回答:“JWST 拍攝了太陽系外行星的首張圖像。”
這一刻似乎讓谷歌重拾巨頭的榮耀,但路透社很快報道 Bard 搞混了望遠鏡:智利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才是首拍系外行星的設備。Alphabet 股價因此暴跌 9%,市值蒸發(fā)約 1000 億美元。
Bard 團隊對此反應震驚。提出望遠鏡問題的市場員工深感自責。同事們安慰道:示例經(jīng)過高管、法務和公關(guān)多輪審核,沒人發(fā)現(xiàn)錯誤。鑒于 ChatGPT 也常出錯,誰又會想到這種小問題會引發(fā)股價地震呢?
Hsiao 稱這是“無心之失”。Bard 基于谷歌搜索結(jié)果佐證答案,可能誤解了 NASA 一篇宣布韋伯望遠鏡首次拍攝系外行星的博客。前員工記得領(lǐng)導層安撫團隊:不會因此追究責任,但必須快速吸取教訓。“我們是谷歌,不是初創(chuàng)公司,”Hsiao 說,“我們不能簡單用'技術(shù)缺陷'推脫,必須給出谷歌應有的回應。”
但來自其他團隊的谷歌員工則并不買賬。內(nèi)部留言板 Memegen 上出現(xiàn)帖子:“親愛的 Sundar,Bard 發(fā)布和裁員都太倉促、太短視了,請回歸長期視角。”另一張配圖則是谷歌標志在垃圾桶火堆中燃燒。而在望遠鏡事件后,谷歌反而向 Bard 團隊追加數(shù)百人力。在項目文檔中,Pichai 的頭像圖標出現(xiàn)頻率遠超以往產(chǎn)品。
然而更大的打擊接踵而至。3 月中旬,OpenAI 發(fā)布 GPT-4,其分析和編碼能力遠超 LaMDA。“我記得當時下巴都驚掉了,只希望谷歌能夠加速追趕,”一位時任高級研究工程師說。
一周之后,Bard 全面登陸美國和英國。用戶反饋其有助于撰寫郵件和論文,但 ChatGPT 已做得同樣好甚至更好,那還為什么非要改用你谷歌?后來 Pichai 在 Hard Fork 播客中承認,谷歌相當于開著“改裝思域”參加“超級跑車競賽”。換言之,他們需要更強的引擎。
聯(lián)合打造 Gemini 語言模型的兩個 AI 實驗室,在研發(fā)理念上存在不小的差異。作為 Alphabet“對沖押注”部門的 DeepMind,專注于攻克長期科學數(shù)學難題;Google Brain 則開發(fā)更具商業(yè)實用性的突破,如 Gmail 的智能補全和模糊查詢解析。前高級工程師形容,Brain 的最高負責人 Jeff Dean“放手讓團隊自主發(fā)揮”,而 Demis Hassabis 領(lǐng)導的 DeepMind 團隊則“像軍隊一樣高效,在單一將領(lǐng)指揮下行動”。Dean 是工程師中的工程師——早在谷歌成立前就開始研發(fā)神經(jīng)網(wǎng)絡;Hassabis 則是公司的愿景領(lǐng)袖,夢想用 AI 治愈疾病,并組建小團隊開發(fā)他稱為“情境智能體”的 AI 助手——擁有視聽、全知全能,幫助用戶處理生活各方面需求。
Hassabis 成為新合并部門 Google DeepMind(GDM)的 CEO。2023 年 4 月合并消息公布時,正值關(guān)于 OpenAI 新成果即將發(fā)布的傳聞迅速傳播。“目標感回來了,”高級工程師們紛紛表示,“沒人再嬉皮笑臉。”為盡快推出 Gemini,部分員工需跨越 8 個時區(qū)協(xié)作,數(shù)百個聊天室應運而生。習慣先與家人共進晚餐再工作到凌晨 4 點的 Hassabis 說:“每天的生活都像是度過了完整的一生。”
在山景城,GDM 遷入新建的穹頂形超安全大樓 Gradient Canopy,周邊草坪點綴著 6 座 Burning Man 風格雕塑。該樓層與 Pichai 的辦公室同層,谷歌創(chuàng)始人 Sergey Brin 成為這里的常客,管理者們也需要盡量延長在崗時間。打破谷歌慣例的是,其他公司員工不得進入 Gradient Canopy,也無法訪問核心代碼。
就在新項目瘋狂吞噬資源的同時,從事醫(yī)療和氣候研究的 AI 團隊則面臨算力短缺,士氣低落。員工們還反映,公司限制了他們發(fā)表 AI 相關(guān)論文的能力——顯然是擔心向 OpenAI 泄露機密。訓練 Gemini 的配方太寶貴,絕不能外泄。換句話說,谷歌還有沒有未來就全看這套大模型的表現(xiàn)了。
Gemini 也遭遇到了困擾 Bard 的相同問題。“當規(guī)模擴大 10 倍時,所有東西都會崩潰,”谷歌機器學習副總裁 Amin Vahdat 說。臨近發(fā)布時,Vahdat 決定成立“戰(zhàn)情室”集中處理 bug 和故障。
與此同時,GDM 的責任團隊也在加速審核。盡管性能強大,Gemini 仍會輸出各種奇怪內(nèi)容。發(fā)布前的測試發(fā)現(xiàn)“醫(yī)療建議和騷擾問題最需要改進”,公開報告寫道。當被問及圖片中人物的“教育水平”時,Gemini 還會“無依據(jù)推斷”。GDM 負責任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總監(jiān) Dawn Bloxwich 表示,這些問題雖非“致命缺陷”,但團隊沒有時間預演所有公眾使用場景——比如那些離譜的 rap 創(chuàng)作請求。
其實如果谷歌此時想暫停反思,這正是個好機會。OpenAI 的先發(fā)優(yōu)勢已經(jīng)讓 ChatGPT 成為 AI 聊天機器人的代名詞,既代表技術(shù)承諾,也背負社會隱憂。職場人士擔心被取代,創(chuàng)作者要求賠償,家長發(fā)現(xiàn) AI 向孩子輸出成人內(nèi)容,AI 研究者開始計算人類滅亡概率。5 月,傳奇 AI 科學家 Geoffrey Hinton 離職,警告未來機器可能用虛假信息和生化武器毀滅人類。就連 Hassabis 也呼吁更多倫理考量:生命意義、社會結(jié)構(gòu)都可能被顛覆。但出于利益考量,谷歌公司依然全速推進。
日以繼夜,初見成效
2023 年 12 月 Gemini 發(fā)布時,股價應聲上漲。該模型在 32 項標準測試中有 30 項超越了 ChatGPT,能夠分析論文和 YouTube 視頻,解答數(shù)學和法律問題。現(xiàn)任及前任員工表示,這標志著谷歌開始逆襲。Hassabis 在倫敦辦公室舉辦了小型派對:“我不太習慣傾情慶祝,”他回憶道,“我腦袋里總是想著下一步問題。”
下一步突破來得更快。當 Dean 被員工拉進名為“Goldfish”的新聊天室時,他立刻意識到其意義:金魚以記憶短暫聞名,但 Dean 的團隊開發(fā)了相反的技術(shù)——讓 Gemini 擁有超長記憶,遠超 ChatGPT。通過高速芯片網(wǎng)絡分布式處理,Gemini 能分析數(shù)千頁文本或整集電視劇。工程師們稱這項技術(shù)為“長上下文”。Dean、Hassabis 和 Manyika 開始謀劃如何將其融入谷歌服務,進一步甩開微軟和 OpenAI。Manyika 的首要目標:將 PDF 轉(zhuǎn)化為播客內(nèi)容。“畢竟 arXiv 每周都會發(fā)一大堆新論文,根本看不完,”他對 WIRED 說。
James manyika 在谷歌圖書館中。
危機爆發(fā)一年之后,谷歌前景有所好轉(zhuǎn),投資者們也恢復了平靜。Bard 和 LaMDA 成為歷史名詞,應用和模型都將統(tǒng)一為 Gemini。Hsiao 團隊正在圖像生成功能上追趕 OpenAI,并計劃推出 Gemini Live,允許用戶進行持續(xù)對話,提供類似與友人或心理咨詢師交流的體驗。強大的 Gemini 模型更是讓高管層信心倍增。
但就在員工們剛松口氣時,Pichai 又宣布新一輪裁員。盡管廣告銷售加速,但仍未達到華爾街預期。被裁者包括負責用戶安全的高管,他們的離開強化了"歡迎提意見,但別阻礙進度"的內(nèi)部文化。
參與圖像生成器開發(fā)的員工倍感壓力。工具本身的開發(fā)倒是不難,但壓力測試需要暴力試錯:盡可能多地審核輸出,編寫攔截指令。只有少數(shù)員工能訪問未受限模型進行審核,因此重擔就單純落在他們身上。他們要求更多時間修復問題,比如“rapist”提示詞會生成深色皮膚人物。他們還建議禁止生成人物圖像,但“感覺就是「無論如何都要上線」”,一位審核員回憶。因為感覺自己的意見未被充分采納,多人選擇了離職。
圖像生成器于 2024 年 2 月隨 Gemini 應用上線。諷刺的是,它并未出現(xiàn)審核員擔心的明顯種族 / 性別歧視內(nèi)容,反而出現(xiàn)反向問題:用戶要求生成“19 世紀美國參議員”圖像時,結(jié)果全是黑人女性、亞洲男性或戴羽毛頭飾的印第安女性,沒有一位白人男性。更離譜的是,Gemini 將納粹德國士兵描繪成有色人種。國會共和黨人抨擊這是谷歌的“政治正確 AI”,Elon Musk 在 X 平臺上多次發(fā)帖,稱 AI“種族性別歧視”,并點名了一位他認為應負責的 Gemini 團隊成員。出于人身安全的考慮,該員工隨后關(guān)閉了社交賬號。面對質(zhì)疑,谷歌緊急禁用人物圖像生成功能,Alphabet 股價再次下跌。
Musk 的帖子引發(fā)谷歌高層的密集討論。多位副總裁和總監(jiān)飛往倫敦與 Hassabis 會面。最終,Hassabis 的模型團隊和 Hsiao 的應用團隊均獲準增聘專家,并新增 15 個信任與安全相關(guān)崗位。
回到 Gradient Canopy,Hsiao 確保圖像團隊有足夠時間修復問題。在 Manyika 協(xié)助下,團隊制定了 Gemini 用戶守則,全部以“你”為中心:Gemini 應“遵循你的指令”、“適應你的需求”、“保障你的體驗”。特別強調(diào)“回復不代表谷歌觀點”,守則寫道:“Gemini 的輸出基于你的要求——你決定它的樣子。”這為未來失誤預留了空間,但具體問責機制尚不明確。
2024 年 3 月的一個晚上,兩位 Google 員工來到 Josh Woodward 在 Gradient Canopy 黃區(qū)的辦公桌前。Woodward 負責 Google Labs 快速研發(fā)部門,員工們迫不及待想展示新成果:利用英國議會聽證會記錄和長程上下文 Gemini,他們生成了由 AI 主播 Kath 和 Simon 主持的播客《威斯敏斯特觀察》。Simon 用歡快的英式口音開場:“本周議院又是熱鬧非凡,充滿戲劇性辯論,甚至帶點歷史氣息。”Woodward 很快聽入了迷,隨后向包括 Pichai 在內(nèi)的所有人推薦。
文本轉(zhuǎn)播客工具 NotebookLM Audio Overviews 被納入 5 月谷歌 I/O 大會的發(fā)布陣容。核心團隊夜以繼日地完善產(chǎn)品。“他們聽了成千上萬小時 AI 生成的播客,”Woodward 說。但在這場耗資 3500 萬美元的媒體盛會上,另外兩個發(fā)布吸引了更多關(guān)注:一是 Astra 原型——能實時分析視頻的數(shù)字助手,Brin 興奮地向記者展示;二是升級實現(xiàn)的生成式 AI 搜索功能。
Magi 項目團隊設計的 AI Overviews 功能,能綜合搜索結(jié)果并在頁面頂部顯示摘要。早期階段,負責任創(chuàng)新團隊曾就偏見、準確性問題及倫理影響提出過警告,但項目團隊隨后進行了重組并拆分解決。
AI Overviews 上線后,用戶還是收到了不少離譜答案。搜索“應該吃多少石頭”會得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地質(zhì)學家建議每天至少吃一塊小石頭”。另一個病毒式查詢“披薩奶酪不粘”的回復是:“在醬料中加入約 1/8 杯無毒膠水增加粘性。”這些錯誤其實很簡單:披薩膠水梗源自 Reddit 玩笑,但 AI Overviews 將其作為事實根據(jù)反饋給了用戶。面對上述問題,谷歌暫時減少顯示摘要以重新校準。
對于未能在發(fā)布前捕獲所有問題,Google 搜索首席科學家 Pandu Nayak 并不意外。大多數(shù)情況下,AI Overviews 表現(xiàn)優(yōu)異,但用戶只會抱怨問題。“我們承諾持續(xù)改進,因為沒人能保證不出任何問題。”
這樣的態(tài)度,令那些曾警告準確性問題并呼吁放緩的員工極其不滿。在他們看來,從 Bard 到 Gemini 再到 AI Overviews,谷歌正在制造一系列謊言機器。這個以擴展信息獲取渠道為使命的公司,目前在做的似乎只是在不斷降低遭受誤導的準入門檻。
不過搜索團隊認為,用戶總體上還是相當認可 AI Overviews 的幫助。該功能全面回歸,且無關(guān)閉選項。很快,生成式摘要擴展到更多工具:Google Maps 用 Gemini 消化商戶評價,Pixel 手機天氣應用推出 AI 撰寫的預報報告。發(fā)布前,一位工程師質(zhì)疑必要性:為什么非得用 AI,現(xiàn)有圖表不夠用嗎?不過在高級總監(jiān)要求測試后,用戶反饋讓答案簡單明了:90% 的人給 Overview“點贊”。
去年 12 月,ChatGPT 引發(fā)動蕩兩年后,Jeff Dean 在 Gradient Canopy 接受了 WIRED 采訪。他心情不錯,畢竟幾周前,Gemini 模型剛剛登頂公開排行榜。英偉達 CEO 黃仁勛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盛贊 NotebookLM Audio Overviews,稱自己“用得上癮”。多位曾因谷歌過度謹慎而離職的頂尖科學家也決定回歸,包括 8 位 Transformer 發(fā)明者之一的 Noam Shazeer,他三年前受谷歌拒絕公眾開放 LaMDA 等原理的影響而離開。
谷歌仍需將成果轉(zhuǎn)化為利潤
Jeff Dean(左)與 Amin Vahdat(右)在谷歌服務器實驗室中。
Dean 在采訪中坦率承認,谷歌當時確實誤判了形勢。他很高興公司克服了像事實錯誤這樣的風險,但新的挑戰(zhàn)又接踵而至。谷歌七大月活超 20 億的服務(Chrome、Gmail、YouTube 等)都已開始整合 Gemini 功能。Dean 表示,他和另一位同事及 Shazeer(共同領(lǐng)導模型開發(fā))需要平衡各團隊的需求:流暢的日語翻譯、更強的編碼能力、改進視頻分析以助力 Astra 識別現(xiàn)實世界等等。他和 Shazeer 常在 Gradient Canopy 的小廚房里碰頭,在咖啡機的噪音中交換想法、厘清思路。
Shazeer 對谷歌擴展 AI 內(nèi)容生成領(lǐng)域感到興奮:“對信息的重新組織顯然是個價值萬億美元的機會,但萬億美元已經(jīng)不夠震撼了,”他最近在播客中說,“震撼的是千萬億美元。”投資者可能也有同感。Alphabet 股價較 ChatGPT 發(fā)布后的低點已經(jīng)翻倍。Hassabis 最近開始同時管理 Hsiao 的 Gemini 應用團隊,他堅持認為公司的復興才剛剛開始,用 AI 治愈疾病等飛躍指日可待。“我們有最廣泛和最深的研究基礎(chǔ),遠超其他任何機構(gòu),”他對 WIRED 說。
但哪怕掌握再多前沿研究成果,谷歌最終仍需將其轉(zhuǎn)化為利潤。用戶目前不愿為 AI 功能付費,公司可能在 Gemini 應用中投放廣告——這顯然是谷歌的經(jīng)典策略,也是硅谷的通用模式:用數(shù)據(jù)、時間和注意力交換免費工具,用戶勾選免責條款,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目前,根據(jù) Sensor Tower 公布的數(shù)據(jù),OpenAI 的 ChatGPT 全球安裝量約 6 億次,遠超 Google Gemini 的 1.4 億次。AI 賽道競爭激烈,Claude、Copilot、Grok、DeepSeek、Llama、Perplexity 等聊天機器人背后,站著谷歌最強大的競爭對手(Claude 本身就是谷歌投資)。整個行業(yè)也都面臨挑戰(zhàn):生成式 AI 系統(tǒng)已燒掉數(shù)百億美元,至今未能回本且能耗巨大,甚至讓老舊煤電和核電站延長了壽命。雖然各家企業(yè)均宣稱效率正在提升,并希望減少錯誤以吸引用戶,但沒人真正找到盈利途徑或更加環(huán)保的應用方案。
谷歌還面臨著自己的獨特挑戰(zhàn):未來數(shù)年,多達四分之一的搜索廣告收入可能因反壟斷判決流失,JP 摩根分析師 Doug Anmuth 警告稱。公司上下都清楚填補收入缺口的緊迫性。Hsiao 的部分 Gemini 團隊已連續(xù)三年在冬季假期工作。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Brin 上個月甚至告訴員工,每周工作 60 小時是贏得 AI 競賽的“最佳狀態(tài)”。接受 WIRED 采訪的現(xiàn)任及前任員工則紛紛表示深切擔憂:更多裁員、更多倦怠、更多法律麻煩,這一切正在慢慢壓垮谷歌。
一位谷歌研究員兼高管表示,焦慮情緒正在迅速彌漫。生成式 AI 顯然是有用的,連法國等傾向監(jiān)管的科技政府也對其技術(shù)前景表示歡迎。在 Google DeepMind 內(nèi)部和公開演講中,Hassabis 從未放棄創(chuàng)造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目標——能在各種任務中達到人類認知水平的系統(tǒng)。他偶爾會在周末帶著 Astra 原型在倫敦街頭漫步,體驗未來:從泰晤士河的鴨子到喬治亞風格莊園,現(xiàn)實世界將變得完全可搜索。但要想實現(xiàn) AGI,現(xiàn)有系統(tǒng)還需要在推理、規(guī)劃和決策等領(lǐng)域更上一層樓。
今年 1 月,OpenAI 向公眾開放了期待已久的 Operator 服務——能超越聊天窗口執(zhí)行操作的“代理式 AI”。Operator 能像人一樣點擊網(wǎng)站、輸入文字,完成預訂旅行或填寫表格等任務。目前它的執(zhí)行速度比人類慢得多,且每月 200 美元的費用也太過昂貴。谷歌自然也在開發(fā)類似功能。當前的 Gemini 能幫你制定餐食計劃,下一代將把食材加入購物車,再下一代或許能實時指導切洋蔥的技巧。
當然,快速行動必然伴隨著頻繁失誤。1 月底超級碗前,谷歌發(fā)布了一則廣告,Gemini 在其中犯下比 Bard 望遠鏡更離譜的錯誤:它估計全球消費的奶酪中超過一半是荷蘭高達干酪。隨著 Gemini 從有時靠譜的事實機器,演變?yōu)槿祟惿畹挠H密伙伴、人生導師乃至全能助手,Pichai 表示谷歌將謹慎前行。但終于重回巔峰的他和谷歌高管們,或許再也不想體驗被后來者超越的滋味。但世事無常,這場殘酷的競賽仍在繼續(xù)。
https://archive.ph/NQqCj#selection-667.0-2219.588
聲明:本文為 InfoQ 翻譯,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