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渭川戰爭回憶錄》中,越南原第二軍區代理司令、渭川(老山)陣線全國老兵聯絡委員會主任阮德輝談到老山戰役稱:
“1979年2月17日的北部邊界保衛戰,實際上持續了10年,其中渭川陣線就持續了5年……”
阮德輝回憶:中國從1979年2月17日至3月18日共派遣60萬大軍進入越南北部6個邊境省份,5年后(1984年4月28日起),中國出動50多萬大軍“入侵”越南渭川邊境(原河宣?。瑑H3天時間內,中國就發射了超過10萬枚炮彈。
“中國之所以選擇進攻渭川,是因為他們隱瞞了一件事!”
中國到底隱瞞了什么呢?為什么戰斗會選擇在渭川戰線?
一、越南人眼中的渭川戰爭
1989年10月,中越渭川戰場的較量基本上結束,作為越二軍區指揮的阮德輝也開始轉為幕后,擔任渭川陣線全國老兵聯絡委員會主任,并就渭川戰役的詳細細節進行搜集。
多年后,再次談到中越北部邊境戰爭,阮德輝回憶,自1979年2月17日后,中越邊境局勢一直緊張,盡管在3月18日后中國軍隊完全撤出越南,但在越南邊境依然駐扎著來自解放軍12個師和數十個獨立團。
“中國軍隊不斷制造緊張局勢,繼續以各種規模侵占越南領土,并進行多方面的破壞戰爭?!?/p>
1984年4月28日凌晨,中國軍隊第二次向越南發起了進攻,只不過這次侵占的地方改為了渭川。據阮德輝介紹,北京方面調動4個步兵師,集中數百門火炮向越軍陣地前沿發起猛烈炮轟,從而搶占了越南1509高地、771高地、226高地等。
與1979年北方戰爭不同的是,中國軍隊不僅動員了50萬一線部隊,而且調集了20多個步兵師,各類大型火炮400余門,車輛1000余輛。
阮德輝透露,中國并未進行大規模進攻,而是不斷蠶食渭川(河江、宣光)邊境地區土地,想要以此逼迫越軍不斷向后撤離,以占領部分領土。
“戰斗激烈的時候,僅3天的時間,中國就向越軍陣地發射了超過10萬枚炮彈!”
在一些越南老兵看來,渭川戰線就是一個大型的絞肉機戰場,很多山頭在炮火的狂轟濫炸下,被削去了大片山頭,可以想象戰斗是有多么慘烈。
然而,針對“中國侵占渭川”的原因,阮德輝表示,如果中國選擇1984年將戰場投入諒山或者其他地區,很難向國際友人隱瞞,所以他們選擇了一個偏僻、道路單一、進攻有利的地點。
事實真的如此嗎?在長20公里、縱深5公里的戰斗場地上,中國軍隊至于一打就是10年?
二、蓄謀已久
1979年3月5日,中國政府向全世界宣布勝利撤軍的聲明。這一消息震驚了國際社會,很多人對中國的做法感到好奇和震撼。而此時,越南國內卻開始制造另一波輿論機器。越南政府聲稱中國軍隊撤軍的真正原因并非是勝利,而是“被迫”。
越南表示,他們打敗了美帝國主義,是一支久經沙場的軍隊,如果中國軍隊繼續向越南縱深推進,必然會遭到國際輿論的攻擊。另外,蘇聯軍隊也會在中國北方有所行動。于是,越南政府命令邊境軍民停止反攻,為中國軍隊撤退創造條件。
顯然,越南政府依然維護著自己的臉面,不肯承認自己的失敗。
任何謊言都是有跡可循。
1979年中越邊境戰爭結束后,中國政府建議與越南政府舉行邊界會議,協商解決兩國爭端。越南表面上答應改善兩國關系,卻暗地里將精銳部隊調到北方邊境,并派兵占領了邊境線上一些重要騎線點。
按照國際慣例,相鄰兩國邊界兩側各15公里內禁止屯兵和進行軍事演習,具有重要的騎線點更是不允許雙方占領,否則被視為敵對行為。自3月16日中國勝利撤軍回國后,邊防部隊全部撤離,并未在邊境騎線點進行駐扎,反而越軍尾隨而至,不僅蠶食了老山主峰及邊境幾個重要山頭,而且再次向我國頻頻挑釁。
1979年3月開始,越軍陸續侵占老山、八里河東山、者陰山、法卡山、扣林山及羅家坪大山,中越邊境的重要騎線制高點幾乎全部落入越軍手中。彼時,越軍有恃無恐,時常越境構筑工事、埋設地雷,并向邊境的多個村寨進行襲擊,打死打傷我國邊民數百人之多。
據統計,自1979年至1984年5年間,越軍向中國境內發射各種炮彈40000發之多。面對越軍的入侵挑釁,中國忍無可忍,為取得邊境戰斗的主動權,一場新一輪的對越自衛還擊戰正在醞釀當中。
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戰斗,云南邊防部隊組建陸軍偵察大隊,對邊境的越軍駐扎情況進行全方位偵察,作為偵察大隊隊長的劉永新負責帶隊駐扎猛洞地區,對扣林山11號界碑東側3個高地的地形和越軍兵力部署情況進行偵察。
顯然,阮德輝談到北方邊境戰爭后,中國軍隊依然駐扎邊境的言論并非屬實。真正制造緊張局勢,企圖掀起另外一場戰爭的不是中國,而是越南。
1980年12月,云南省邊防部隊經過3個小時的戰斗,收復羅家坪大山。1981年5月,廣西軍區邊防部隊收復法卡山,兩天后經過8個小時的苦戰,再次收復扣林山。彼時,所有的目光集中在了老山、八里河東山、者陰山等重要地點。
面對中國的快速行動,越軍也開始了加緊構筑工事,準備應對接下來中國軍隊進攻。然而,直到1984年4月28日,中國才有所行動,并進行了老山拔點作戰。
三、殘酷血腥的4.28戰斗
1984年4月20日,成都軍區第14軍40師和炮兵部隊的12個炮兵連及4個坦克連,奉命進入老山反擊戰的前沿陣地。彼時,解放軍257門火炮部署陣前,全程覆蓋越軍陣地數百個目標。
4月27日當晚,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1營奉命秘密從越軍占領區穿插到老山背后,攻占敵1072高地,斷敵退路,阻敵增援。當晚7時,1營700名戰士冒著細雨向荊棘叢生的老山進發,本來這段距離并不遠,1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抵達戰略要地,可是,在行進過程中,尖刀部隊不僅要徒手割開荊棘,而且腳下也被尖銳的石頭、竹簽扎的血肉模糊。
至4月28日早上5時56分,炮兵群接到命令,向越軍陣地發動炮火急襲,步兵各攻擊分隊先后向前沿進攻。半個小時的炮火急襲后,老山地區陷入一片火海。
作為主攻團的118團兵分三路,分別左右兩翼直插主峰,向1509、772、266等高地發起攻擊。值得注意的是,從左翼進攻的118團3營,采取分割迂回的方式,經過反復戰斗,歷經7個小時,先后攻占56、54、57、59號高地,擊斃越軍117人,俘敵3人。
我軍3營犧牲37人,負傷122人。其中8連在拿下高地過程中,勇往直前,無畏無懼被中央軍委授予“老山英雄連”榮譽稱號。9連4班長史光柱因挺身指揮,被彈片削中導致雙眼受傷,也被中央軍委授予“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彼時,右翼主攻118團2營,經過5個小時的戰斗,先后攻占21號、52號、45號、46號、50號高地和老山主峰。共斃敵103人,俘敵2人。2營犧牲34人,負傷83人。其中5連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也被中央軍委授予“老山攻堅英雄連”稱號。
而在此次的奪取老山主峰任務的118團1營,因為穿插過程中未能充分考慮到穿插的實際困難,不到2公里的距離用了整整3個半小時的時間。以致我軍炮火驚動越軍,造成1營部隊重大傷亡。
為了完成任務,1營部隊隨即向76號、77號、1072號高地發動進攻,并指揮后方炮火進行支援。隨著中越雙方的炮火輪番轟炸,周圍高地上的山頭也被削去了大半。
由于1營穿插的失誤,在雙方炮火轟炸下,1營士兵不僅被敵炮火所傷,也被自己炮火誤傷。建制幾乎被打散。然而,就算如此,1營士兵也毫不退縮,不僅深入敵陣地,成功搗毀越軍1個指揮所,而且咬牙堅持了3天3夜,直到預備隊120團增援,才終于攻占1072高地以及周圍的陣地。
對于渭川(老山)戰斗,越方為了堵住悠悠眾口,賊喊捉賊謊稱是中國發起了第二次中越戰爭,其目的是為了向國際友人隱瞞。
面對越方的這種謊話,了解這段歷史的人自然不會相信。不過,對于那些成長的年輕人是否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自然需要正確輿論的引導。至于阮德輝的《渭川戰爭回憶錄》更多的是站在越南一方,將部分真相掩蓋,這樣的歷史對新一代的年輕人又有什么教育意義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