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何同學因為拒絕網約車司機好評這事兒,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超13萬網友在他的視頻底下齊刷刷拒絕“一鍵三連”,這場面,乍一看像網友們在玩梗,可細究起來,背后藏著的門道可不少。
何同學作為網絡紅人,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這次拒絕給網約車司機好評,本是件稀松平常的小事。有人覺得司機服務好,順手給個好評;有人覺得體驗一般,不評價也無可厚非。但到了互聯網這片輿論場,事情就變了味。13萬網友集體“拒絕三連”,表面上是調侃,實際上更像是一場無聲的“審判”,背后折射出的,是互聯網輿論場對公眾人物近乎苛刻的控制欲。
在網絡世界里,公眾人物似乎被默認該有一套“標準劇本”:要時刻展現完美形象,說符合大眾期待的話,做讓大家滿意的事。一旦有人“不按劇本演”,就會被輿論盯上。何同學拒絕好評,在一些人眼里,就是打破了這種“隱形規則”,于是,大家用拒絕“一鍵三連”這種看似玩笑的方式,對他進行“微妙懲罰”。
可話說回來,點贊、三連什么時候成了公眾人物必須得到的“貢品”了?點贊本應是出于真心認可,是觀眾對創作者的一種自發鼓勵,而不是一種強制性義務。網友們一邊喊著“自由表達”,一邊又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這種矛盾的行為,著實有些諷刺。
互聯網時代,流量和關注度成了衡量一個人影響力的重要指標。公眾人物在享受流量帶來的紅利時,也不得不承受輿論的壓力。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要放棄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行為,去迎合所有人的期待。而作為普通網友,也該跳出這種慣性思維,別被所謂的“輿論正確”裹挾,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場13萬網友的“集體罷聯”,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互聯網輿論場的荒誕與復雜。希望大家都能明白,無論是公眾人物還是普通網友,在網絡世界里,都該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無端的指責和控制。畢竟,網絡本該是自由表達的空間,而不是束縛人思想和行為的牢籠。
#何同學 #一鍵三連 #網絡輿論 #公眾人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