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頓飯,僅僅2888元。
蘇明玉帶著全家人去吃飯,點了幾個菜,喝了點酒,普普通通的家庭聚餐。席間,蘇大強高興得合不攏嘴,贊不絕口,連說“真好吃啊”。蘇明成也難得沒提錢的事,一個勁兒給自己倒酒。蘇明哲呢?他笑得有些拘謹,眼神卻藏不住羨慕。
就這么一頓飯,卻像一把尺子,精準丈量出了兄妹三人的人生高度。
斯坦福畢業的蘇明哲,看到妹妹隨手付賬,臉上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尷尬。他這個做大哥的,拿什么跟妹妹比?
其實蘇明哲早就失業了。他在美國辛辛苦苦打拼十幾年,連一間像樣的房子都買不起,連妻子和女兒的生活都保障不了。何時能像妹妹這樣,想請全家吃頓好的,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可笑的是,直到這一刻,蘇明哲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失敗。
從小到大,蘇明哲都是那個被期待的孩子。爸媽為他賣房子供他出國留學,為了他的前途,不惜讓妹妹放棄清華,去讀免費的師范學校。那時候的蘇明哲,是蘇家的驕傲。
現在呢?
一個為了裝體面,明明家里揭不開鍋了,還要答應給爸爸買大房子的中年男人。一個被辭退后,連保險都沒了的打工人。一個要靠妹妹安排工作的“高材生”。
反觀蘇明玉。
那個被母親嫌棄的女兒,那個被迫離家的小妹妹,那個讀了普通師范的“次品”,如今年薪過百萬,買得起豪車和大房子,還能隨手解決哥哥們解決不了的所有問題。
蘇明玉在蘇大強生病時,不但支付了所有的醫療費用,還請了24小時護工。蘇母去世,她一手操辦了所有喪事。而這一切,加起來花了她近220萬。
蘇明哲呢?他連妻子二胎的學費都發愁。
究竟是什么,讓他們兄妹的人生軌跡如此天差地別?
或許是因為蘇明哲太過依賴“學歷”這塊金字招牌。他以為斯坦福的文憑能讓他一帆風順,卻忽略了真實世界的殘酷競爭。他固步自封,不知變通,在技術更新迭代的浪潮中,早已被遠遠甩在后面。
也許是因為他太過看重“面子”。失業后不敢告訴家人,明明揭不開鍋了,還要裝作一切安好。這種虛榮心,最終成了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比之下,蘇明玉卻懂得在逆境中求生存。她早早看清現實,知道只有靠自己才能活得更好。她不在乎虛名,只在乎實際能力和結果。
那天吃完飯后,蘇明哲躲在衛生間里給妻子打電話:“老婆,明玉真的很厲害......”
話語中帶著酸澀,也帶著敬佩。
這一刻,蘇明哲終于明白,人生不是只靠一張名校文憑就能走到盡頭的。那些他曾經輕視的、妹妹所具備的品質——堅韌、務實、敢拼敢闖,才是真正的制勝法寶。
我想,這頓2888元的晚餐,給了蘇明哲比任何課堂都珍貴的一課。
人生從來不看你來自哪里,只看你能走多遠。不管你畢業于哪所名校,最終還是要回到同一個賽道上競爭。而那些你曾經不屑一顧的同齡人,或許早已超越了你。
這不正是許多精英教育的悲哀嗎?
重要的不是你去了哪所學校,而是你從學校里帶走了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