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長罕見訪問巴拿馬,高調宣稱要“從中國手中奪回運河控制權”。對美國小心思心知肚明的中國,提前把丑話說到前頭。
【美防長赫格塞思訪問巴拿馬】
近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的巴拿馬之行,引起了不小的波瀾。這可是幾十年來美國防長第一次踏上巴拿馬的土地。為什么美國政府突然對巴拿馬如此熱情?
故事要從特朗普再次當選總統后的一系列強硬表態說起。他直言不諱地宣稱,巴拿馬運河絕對是“美國的重要資產”,甚至虛張聲勢地表示,不排除用武力讓巴拿馬“歸還”運河。
而赫格塞思的這次訪問,就是為了回應特朗普的“宣言”。整個訪問過程也可謂是安排得滿滿當當,從與巴拿馬總統穆利諾會面,到實地參觀運河,還有參與中美洲安全會議,可以說沒有浪費一分一秒。
在會談中,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加強與巴拿馬的安全合作,并且警告中國不要想利用商業聯系來“武器化”運河,還揚言“要從中國影響力中奪回巴拿馬運河”。這種充滿指責的話語自然引發了多方的反感。
【赫格塞思宣稱要“從中國手中奪回運河控制權”】
曾經身居美國駐巴拿馬大使之位的約翰·菲利就不買賬,他指出,特朗普政府所謂的“中國在巴拿馬的存在違反條約”的說法根本不可信。更有意思的是,巴拿馬總統穆利諾也站出來為自己的國家辯護:運河是巴拿馬的,我們的主權不容侵犯。
事情發展到這,中國對于潑臟水的行為,自然不能坐視不理。中國駐巴拿馬使館果斷發表聲明,強調中國從未參與巴拿馬運河的管理和運營,始終尊重巴拿馬的主權。
中方認為,美方的指責純屬出于自身的地緣政治私心,妄圖通過制造“中國威脅論”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聲明中那一句“誰才是真正的威脅,公道自在人心”的措辭,仿佛是一記巧妙的反擊,直戳美國的痛點。
【巴拿馬運河曾因美國被切斷】
美國方面聲稱中國干預運河,但歷史上運河唯一一次被切斷,恰是因為美國的軍事行動。這種自相矛盾的事實,更顯得美國的指控顯得荒唐而可笑。
如今,看一看中巴合作的現狀,雙方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穩步推進,從貿易投資到基礎設施項目、金融合作等等,都是互惠共贏的典范。這種背景下,美方炒作威脅論更像是欲蓋彌彰。
中方敏銳地看出此事可能為一系列風波的前兆,因此提前表達立場,以應對特朗普政府可能的進一步施壓和挑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赫格塞斯抵達巴拿馬的前幾小時,巴拿馬審計署突然拋出一份報告,稱巴拿馬港口公司授予長和的港口運營特許權,存在違規操作。如果這一結論成立,巴拿馬高等法院可能會裁定違憲,從而撤銷特許經營權。
【長和港口交易陷入僵局】
長和自1997年起,就獲得了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的運營特權,去年又續簽了25年的合同,要說一直有問題,為何還能續簽?這其中的貓膩,相信大家都看得出來。
此前,長和計劃賣掉港口的交易,就被外界視為不是單純的商業行為,而是美國通過施壓行事。沒想到,中國卻用一記響亮的“耳光”戳穿了這場交易,讓貝萊德和長和的計劃擱淺。
而現在種種跡象表明,特朗普政府又把算盤打在巴拿馬頭上,對其施加了不小的壓力,逼迫其做出妥協。這種策略像極了美國一貫的霸權作風。
這次事件看似復雜,其實折射出了個簡單的真相:美國炒作這出鬧劇根本就是為了維護其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這種冷戰時期的霸權思維早就不得人心,不僅損害了中美關系,也損害了美國自己在國際舞臺上的形象。
【美國真面目暴露無遺】
國際社會對此看得清清楚楚:美國,是時候停止這些無端指責和挑撥離間,把精力放在改善當地民眾的生活福祉上了。
同時,從此次事件中,我們可以得到的最大啟示之一,那就是得清楚意識到,特朗普政府已經把目光,鎖定在中國在全球布局的那些重要資產上了。
眼瞅著中美之間的對抗越來越激烈,特朗普政府很可能會使出更多見不得光的手段,所以中國企業在海外開展業務的時候,必須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時刻保持警惕。
另外,咱們還得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尤其是涉及到中國經濟命脈,像馬六甲海峽這類關鍵的運輸通道,得好好琢磨琢磨替代方案。畢竟國際形勢變幻莫測,提前規劃好,才能有效規避可能出現的封鎖風險,保障咱們的經濟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