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第30屆世界讀書日即將來臨之際,由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詩經文化傳承基地)主辦,曲靖職業技術學院協辦的《詩經》文化大講堂圓滿舉辦。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實踐,本期邀請到澳門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劉煒華教授進行分享,通過經典品讀、意象解析與情感共鳴三個維度,引領青年學子深度對話中華文化原典。活動在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設置主會場,曲靖職業技術學院設置分會場,兩校共2000余名師生共同參與這場知識盛宴。
劉煒華教授在題為《經典閱讀與人文素養提升——以〈詩經〉為例》的專題講座中,以學術溫度與人文情懷交織的講述方式,將“風雅頌”的韻律之美與“賦比興”的藝術密碼徐徐解開。從《關雎》的君子之儀到《蒹葭》的秋水伊人,從《七月》的農耕畫卷到《鹿鳴》的禮樂之聲,主講人通過多媒體視聽呈現與文本細讀相結合的方式,生動詮釋了這部“不學詩,無以言”的中華文化原典如何承載著先輩的生命智慧與情感依托。既蘊含了廣闊的國際視野,又彰顯出獨特的跨界思維;既扎根于經典的深厚土壤,又洋溢著強烈的文化自信的精彩講解中,師生收獲滿滿。
“原來《詩經》不是束之高閣的典籍,而是流淌在我們血脈里的文化基因。”曲靖職業技術學院2023級王同學在交流環節動情地說。活動現場還特別設置的“詩韻今聲”互動環節,學子們以方言吟誦、情景演繹等形式再現經典篇目,古老詩篇煥發出青春光彩。師生紛紛表示,這場講座讓他們在“青青子衿”中讀懂了先輩的浪漫,在"桃之夭夭"里看見了文化傳承的力量。
本次大講堂是曲靖職業技術學院“喜迎第30屆世界讀書日 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的重要篇章。學院將構建“經典浸潤+實踐體悟+創新傳承”的三維育人體系,讓傳統文化教育從典籍走向生活,從課堂延展至社會。
“我們希望以詩育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進一步傳承創新詩經文化的內涵價值和傳播形式,打造詩經文化園、詩意棲居地,引領青年學生自覺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汲取中國智慧,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曲靖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張興華表示,在數字化時代更需要以文化經典傳承筑牢精神根基、夯實文化底蘊,未來將持續打造“行走的思政課”,讓同學們在觸摸文化脈搏的過程中,真正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守護者和創新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