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去年兩次重大會議上,房產稅再次成為熱點,尤其是以文件的形式,明確要完善房地產稅收制度,并且在2029年之前完成改革任務。
這標志著,房產稅將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并且在未來五年內全面普及。
假如當那一天來臨時,房子從資產變成負債,你的安全感還能剩下幾成?
按照專家的建議,房產稅應該按照階梯式征收,什么是階梯式呢?
越多的房子,越重的稅,越貴的房子,越多的稅。
每個家庭享有人均40平米免稅面積,超出部分按階梯式征稅。簡單來說,房子越多、面積越大,稅負越重。
以三口之家為例,若擁有兩套總面積為200平米的房子,免稅面積僅120平米,剩余80平米需按比例繳稅。
若持有三套甚至更多,稅費可能直接翻倍。
因此,四類人成為重點"關照對象":
一是囤房客:他們名下有多套空置房,既不出租也不自住,按照房地產二八原則來看,大部分都失去升值潛力,房子真正從資產變成負債。
二是跨城購房者,在一二線熱門城市分散投資,多個城市都有房產。
三是繼承大面積老房者,房產稅征收不光看數量,還要看面積,那些大面積的房子,動輒兩三百平。
四是商住兩用業主,住宅改商用,稅費疊加罰款。
明智的人已經提前行動,與其焦慮,不如早點出手。
所謂賣不掉就讓它動起來,偏遠郊區的空置房,與其爛在手里,不如降價變現。
實在不行,出租也行,以前是以租養貸,現在可以以租養稅 ,核心區房產出租,租金抵稅。
比如二線一套80平米的房子,月租3000元,足夠覆蓋稅費壓力。
對于房產稅的預期,我建議千萬別賭政策松綁。過去十年,房產稅從試點到擴圍步步緊逼,2029年全面落地已是大勢所趨。
房產稅背后的真相:財富流動
房產稅可以抑制炒房行為,提高財政收入,優化市場供需,利大于弊。
可以倒逼空置房流向市場,囤房族拋售房源,剛需家庭有了更多選擇,房價泡沫逐漸擠出。
財富配置多元化,資金從房產轉向實體經濟、教育、健康等真正提升生活質量的領域。
促進社會公平,多套房家庭多交稅,這筆錢可以用來建保障房、修地鐵、完善醫療,普通人也能共享發展紅利。
對于只有一套房的人來說,基本上沒有影響,即便是房子超出了免征范圍,但是稅率也不會高,一年交幾百上千塊差不多。
但是如果有多套房,建議賣掉幾套,順便優化一下資產。也可以拿出來出租,減輕稅費壓力。
房子從來不是財富的終點,流動才是安全的起點。與其守著水泥盒子惶惶不安,不如讓財富活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