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散打王官方推送的第2790篇文章
本文1920字,閱讀需要5分鐘
2035人工智能時代,時光機發來調查指令,讓你穿越回古代,去解密中國武術實戰進化中的“密碼”,你會選擇哪幾個朝代?
這時有人傳來“彈幕”:
——我要去秦朝!秦朝YYDS,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有完善的軍事制度和武器發展;
——漢代是絲綢之路上掌管騎兵的神,騎兵戰術有了革新,我要穿越回漢代;
——宋代火藥的發明改變了戰爭方式,武術轉向民間,我要穿越到宋代;
——明代武術流派和鏢局文化興起,軍事理論有了重大突破,我要穿越到明代;
——當代我都沒玩明白呢,當代的散打和競技武術就是一個重要武術“密碼”,我要留在當代。
回答指令的武粉們都很有想法,接下來我們一起穿越,去解密中國武術實戰在各重要節點的實證密碼,看看是否符合你的想象。
01
秦代軍工密碼
武器、軍隊訓練
歷史上有眾多高光時刻,秦始皇統一六國便是其一。大一統后,書同文車同軌,秦朝在武器裝備生產、軍事訓練上也變得標準化。何以見得呢?
有出土文物為證!兵馬俑坑出土的青銅劍,劍身共有八個棱面,表面涂有鉻鹽氧化層,這一氧化技術曾經失傳,到現代才被掌握而且被申請了專利。秦朝還曾出土射程300米的弩機,它們都是秦軍武器生產力標準的印證。
秦青銅劍
青銅劍細節
有了好兵器,再來看看軍事訓練。秦代墓葬出土的《云夢睡虎地秦簡·秦律雜抄》竹簡中,記載了士兵訓練要求:弩兵需掌握站射、跪射等技巧;士兵射箭考核不達標,需受罰或賠償武器,足以窺見當時軍事訓練的標準化,為后世軍事訓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秦兵馬俑坑出土的弓弩
02
漢代騎兵與武器
騎兵戰術革新
漢代最令人頭疼的“惡霸”要數游牧民族匈奴了!在漢王朝與匈奴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中,催生了騎兵格斗技術的革命。
首先是武器,出土的環首刀,取代了劍成為騎兵的主戰兵器。出土簡牘文物《居延漢簡》中,常有“劍”“刀”“戟”“弓弩”等兵器的發放清單,也記載了“騎士”作為邊疆作戰主力。
國家博物館收藏漢桓帝佩刀--環首刀
其次是戰術,《史記》中記載,“霍去病,輕騎突進,率數萬騎兵深入漠北,迂回包抄匈奴王庭”,從史料上論證了騎兵的戰術革新,也代表了在對抗匈奴“惡霸”的戰爭中,漢王朝從防御到進攻“以騎制騎”的轉變。
03
宋代江湖擂臺賽
民間武術
北宋汴京民間盛行“角抵社”,出現了大量民間武術結社組織,開啟了屬于職業武藝表演者的春天。武術由前朝的軍事技能,轉向了職業技能,武術向民間普及。民間武術活動成為這時期人們主要的娛樂活動之一,表演內容以相撲為主,兼有刀、棒之類的器械項目。
宋代經濟文化發達,東京(北宋都城——東京開封)更是富貴迷人眼,筆記體散文記《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了“露臺”、“相撲”的內容,“露臺”即擂臺。
南宋時,匯集全國武林高手在杭州護國寺南高峰上進行的“露臺爭交”, 參加選手以摔跤手為主,是我國歷史上記載的最早的武術擂臺賽。
宋代綠釉相撲俑
這時,兵器變得多樣化,除了弓弩、刀、槍、劍外,還有锏、鞭、棒等兵器。其中一個重大兵器改良是鐵锏,據說锏最早可追溯到北宋,這種兵器專門用來對抗鐵甲。福建博物館收藏的宋代鐵锏,形制為鞭類武器,長而無刃,有四棱。
福建省博物館內的李綱锏
04
明代武學“秘籍”
軍事理論
順豐“鏢局”,使命必達,鏢局類似于現代的快遞。明代資本主義萌芽,武術也走向了商業化,鏢局成為民間武術的重要載體。武術也有了南北方之分,出現了外家拳內家拳等眾多流派。
擅長總結的人,還寫下了各種理論著作,民間武術著作有《萇氏武技書》、《手臂錄》;軍事理論也在抗倭斗爭中有了突破,出現了《紀效新書》、《武經總要》等著作,代表了當時的軍事理論水平。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將武術訓練與軍事戰術結合,總結了兵器使用、戰術配合、以及訓練方法,強調“招招實用”,反對花架子。
明代壁畫摹本《雙槍技擊圖》
05
現代散打擂臺競技
中國武術競賽形式
從春秋戰國時期的徒手搏斗,到宋朝流行的“露臺爭交”比賽,散打歷史源遠流長,新中國誕生后,武術項目得到廣泛推廣。
1979年,國家體委將武術分為套路(表演)與散打(實戰),并啟動“散打試點”,將傳統武術中的踢、打、摔防守等與現代競技規則結合,形成了中國武術的重要競賽形式。
1988年,散打比賽確立了以擂臺為載體的比賽形式;1991年,開始實行裁判員、運動員等級制度。2000年3月25日,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的啟動,預示著散打項目開始了職業化道路的探索。散打擂臺比賽從此一直蓬勃發展,擁有了全國錦標賽、全運會散打比賽、世界武術錦標賽、武術散打世界杯等專業賽事。
散打王柳海龍(紅方)
06
結語:傳承與發展
賽事
在秦兵馬俑中,立射俑的"弓步推掌"姿勢,與現代散打預備式在動作上很相似。從立射俑到散打動作,從兵馬俑坑中的青銅劍到現代散打,這些跨越千年的實戰進化的武術“密碼”,代表著中國武術的傳承和發展。
立射俑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傳統領域的未來,中國武術產業將構建起現代化產業生態系統。散打賽事將依托智能裁判系統與AI訓練模型,形成標準化、科技化的賽事體系,進入黃金發展期。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觀點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影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