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出處是元代無名氏著《爭報恩》的第一折:則愿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這里的”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中的“見”字,應該讀作xiàn,意思為“顯露”。古代漢語中、見和現兩個字是通用的,而這句話意思則是:路途遙遠、才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才可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
關于這句話,民間流傳著多個不同版本的故事,下面說兩個版本吧。
“路遙知馬力”
“路遙知馬力”
版本一
宋朝時,路遙為南京紳士,富甲一方且為人大度,樂善好施。馬力是開封府尹包拯麾下馬漢的侄子,當時是窮困潦倒的書生。馬力原本打算投靠叔叔馬漢,走至南京時盤纏用盡,身患重病被困客棧。后聞得路遙樂于助人、遂去求助。
馬力到路府后、并未向路遙說明與馬漢的關系,但路遙賞識其才學,給予熱情接待,還為其請醫治病、并騰出房屋讓其讀書。在此期間,二人還義結金蘭。
馬力病愈后,路遙贈送二百兩文銀助他上東京(今開封)趕考。從此、兩人失去聯系,但馬力考中。多年后,路遙家中失火、家道中落,無以為生。于是,撇下妻子到開封投靠義弟馬力。
他一路行乞到達開封、找到馬府后,恰遇馬力不在家中,故未得到馬力家人的應有接待。路遙以為馬力不念舊情,于是一氣之下、拂袖而去。馬力后來回家、聽家人說了此事,知道是當年的恩人來訪。
他一面痛斥家人無禮,一面派家丁“日久”快馬加鞭追趕路遙。日久追上路遙后、說明原委,于是路馬二人化解誤會。然后,馬力將路遙一家接到開封。
好兄弟論
版本二
有個叫馬力的學子,上京考試時半路病倒,窮困交加之際,幸好有地主路遙收留,照顧了他3年。后來馬力上京趕考,考中狀元,并被招為駙馬。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后來,路遙家天降橫禍,傾家蕩產后上京找馬力求助。但見面后馬力絲毫不提幫忙之事,只是挽留路遙在京城游玩多日。路遙生氣離去。
馬力派武士將路遙擒住,對他說每天只準他往回走1里路,多走1里、便要后退兩里路。某一日,路遙急著趕路、故意多走了5里、武士果真強制他倒退10里。路遙氣得直罵馬力忘恩負義。
一路上雖說被武士限制,但武士始終對路遙以禮相待、好吃好喝地供著。這樣經過3年,路遙才回到了家。到家后才發現,原來被燒掉的房屋已經變成了華屋美宅!
原來,馬力不想路遙太早回去,就是為了給他建造宅院。得知真相后的路遙不禁感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