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石響水洞投票突破3000票,普覺侯溪屯突破4000票……4月12日晚,松桃九龍湖畔,第五場村晚PK剛啟幕,就被群眾激情點燃,盤石鎮響水洞村與普覺侯溪屯村在此展開精彩絕倫的對決。現場人潮洶涌,投票一路飆升,各直播間在線人數一舉突破60萬人次,總票數強勢突破15萬票,創松桃村晚PK賽新高。
村村PK,展示鄉村產業、文化沉淀,見證幸福感與凝聚力。當晚,步入村晚現場,立即置身于歡樂的海洋。1200多名盤石苗族群眾身著絢麗多彩的節日盛裝,為響水洞村加油助威。巴狄雄吹響了悠揚的牛角號,表達出苗寨出圈的渴盼;普覺侯溪屯也擂響了激昂的鼓點,展示出比拼的信心。
身著盛裝的群眾現場助陣。謝慧芳攝
侯溪屯村率先亮相。這個被群峰溫柔環抱,良田與溪流交織的美麗村落,宛如隱匿人間的世外桃源。當晚,村民帶著21道美食和穿越時空的民俗文化登場。
采茶姐妹表演。謝慧芳攝
《采茶姐妹上茶山》的旋律悠然響起,翠綠茶山的詩意畫卷在暮色中徐徐展開。身著翠綠飄裙的姐妹們手持竹編簸箕,指尖靈動,似在青葉間采擷著春天的希望;放學歸來的孩童蹦蹦跳跳加入其中,他們的嬉笑打鬧,為這幅畫卷添上了一抹純真的亮色。舞蹈將傳統采茶調與現代編舞巧妙融合,在簸箕與書包的翻飛間,傳遞著勞動的智慧與濃郁的親情,演繹著春日的生機與鄉土傳承。
花燈表演。謝慧芳攝
隨后登場的原生態花燈+ 歌曲《幸福仡家》,更是千百年文化沉淀的生動演繹?;羝鹪从谶h古祭祀,它承載著人們祈求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景,兼具教化與娛樂的雙重功能,每一個舞步、每一句唱腔,都訴說著先輩們的智慧與對生活的熱愛。
響水洞村不甘示弱,以獨特的文化與技藝驚艷全場。舞臺上茅草屋靜靜佇立,訴說著苗族人民遷徙跋涉的艱苦歲月。近年來,響水洞村依托溶洞奇觀、梯田風光、云海飛瀑,發展鄉村旅游。村民們尚武善技,爬刀梯、上刀山、下火海等傳統技藝遠近聞名,苗族刺繡、苗家美食成為新的增收點。
苗族刺繡展示。謝慧芳攝
然而,在過往的歲月里,由于村子基礎設施差,寶貴的民族文化資源“藏”在深山人未識。村民們守著聚寶盆,過著苦日子?!?9塊梯田,米打下來不足一斗!”村民田周成說,響水洞村過去出了名的窮,稻谷青黃不接時,他的母親把稻穗割回家,烤干舂米過難關。
外面的人不愿回,里面的人想出去。地處武陵山腹地的響水洞村山多地少,飽受貧窮折磨的青壯年村民選擇外出務工謀生,剩下老婦幼留守鄉村。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項惠民政策落地苗寨,黨和政府派干部駐村幫扶,村民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雙豐收,村子獲得了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生態旅游公園、最美村寨等稱號。沉寂多年的民俗文化也從山間走向舞臺。
舞獅。謝慧芳攝
苗族獅子舞傳承數百年,承載著驅邪納吉的美好寓意。兩名舞獅者默契配合,在重疊的方桌上輾轉騰挪,從憨態可掬到高臺上的驚險跳躍,每一個瞬間都扣人心弦,將苗族人民的勇敢與智慧展現得淋漓盡致。
大屏幕上的投票數一路攀升,兩個村寨的比拼進入白熱化,現場觀眾的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網絡投票從5000比6000,到18000比24000,一直在不斷刷新。
獎品是大肥豬。謝慧芳攝
最終,以侯溪屯獲得7萬多張網絡投票,響水洞村獲得8萬多張投票結束比拼,雙雙創下松桃村晚舉辦以來的歷史新高,見證了兩個鄉鎮的凝聚力,彰顯松桃村晚的影響力。(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郭進、松桃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杰、龍陽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