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一位2022級數學專業本科生,在乘坐公交車時候,與同車的一位建筑工人大叔發生了不愉快。事后其在社交媒體上的“農民工”吐槽,引來很多人的指責,稱其不尊重人,特別是不尊重普通勞動者!
事情很簡單,就是蘭大的周同學在乘坐某公交車都時候,車上有幾位“農民工”同乘;可能是剛干完活的原因,他們身上汗味比較大,導致了車內有異味,讓周同學產生了不適。
不知道什么原因,周同學與一位“農民工”叔叔還發生了口角;從其吐槽看,應該是他沒有占到便宜,非常氣憤,最后就在其朋友圈發“言論”!
從其朋友圈的開始言論看,他當時的情緒是相當大的,對“農民工”叔叔充滿了鄙視與敵意。“滿嘴”的不嫌棄;但是處處在嫌棄!
其言論被“朋友”轉到圈外后,引來一片指責,稱其個人素養不配為985大學本科生,也是在不尊重人,這書算是白讀了!
他在朋友圈的“言論”,還被人舉報到學校,讓蘭州大學比較的尷尬。隨后校團委發布通告稱周同學言論屬實,且不適合;團委取消了他“五四評優”資格!
學校的處罰實際很輕,對其個人未來影響不大;但是會為周同學未來的讀書路埋下一些“地雷”,在某些關鍵時候,是有可能被競爭對手拿來說事的。
處罰出來后,周同學也發了道歉聲明,這次沒有再說是“農民工”了,而是說車廂內的建筑工人叔叔;稱自己當時是一時沖動,沒有控制好情緒說錯話了;希望大家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周同學的道歉在網絡上流傳后,很多人質疑他的道歉是真心,還是迫于形勢的呢?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具體是什么情況,不好說!
縱觀整件事,周同學前面兩段話確實很傷人,也有點太高看自己了,等于把自己與“農民工”徹底劃清了界限;但是又必須同處一個空間,這個時候就產生了“沖突”;如何相處好,這就要看個人素養了。從周同學的言論看,他顯然做得很糟糕!
從周同學的解釋看,他的“言論”是事出有因的,主動道歉了大家是否能徹底原諒他呢?也就是他口中的“包容心”。從治病救人的角度上說,如果真心道歉是可以被原諒的;如果是心口不一的道歉,就另當別論了!
文末總結
大學生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也是一位“勞動者”,與同車的建筑工人有多少差距,還真不好說。即使是985畢業生,很多人畢業后就業也很一般,開滴滴送外賣的一大把;這個時候“大學生”還敢歧視“農民工”嗎?不知不覺,你可能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了!
蘭州大學的這位本科生,在與同車的建筑工人產生不愉快后的不當言論,只能說他少不更事,對社會認識不深;與他接受教育程度關聯不大。相信經過此次事件后,他后面會“老實”很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