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戰,外貿怎么辦?
這是近一周來,很多人都在問的事。
因為美國的單方面筑起貿易壁壘,中國已經退無可退,只能正面應戰。
兩軍交戰,最先遭受沖擊的,就是外貿。
中國是制造業大國,也是出口大國,但從現在局勢看,當出口承壓之時,就需要激發內需,出口轉內銷。
2019年,馬云就在世界浙商上海論壇上發言稱:
“貿易談得好,你就做點外國生意,貿易談不好,那就做14億人的生意,多大點事,中國的市場足夠我們了……你改變不了特朗普,你連你媽都改變不了?!?br/>
怎么讓先鋒軍緩一口氣?
近期,商務部組織有關商協會、大型商超,研究怎么幫助外貿企業擴寬內銷渠道。
政策號召之下,一些企業迅速行動,最早響應的有三家:
京東出手:2000億元
未來一年內,京東將大規模采購不低于2000億元的出口轉內銷商品,幫助外貿企業快速開拓國內市場。
盒馬:面向中國外貿企業開放入駐通道。
為外貿企業開通綠色通道,上線“外貿專區”,讓更多的消費者看到外貿好貨。
最給力的,是永輝。
永輝表示,如果外貿企業因出口受阻而庫存積壓,永輝將開通“綠色通道”完成15天極速上架,同時提供推廣扶持。
對于渴望產品升級的供應鏈企業,永輝將作為“市場助手”共同開發新產品。
其實,很多出海多年的外貿企業都具備優秀的生產能力,產品品質都是經過歐盟等嚴格標準驗證。
但對他們而言,當下最大的痛點,就是如何建立國內的銷售渠道。
畢竟長年耕耘海外,在國內消費市場的影響力不夠,這時候,就非常需要流量和渠道的支持。
尤其是永輝這樣的線下超市,能讓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更容易產生信賴感,也能在第一時間,產生購買意愿。
更重要的是,給制造企業增強了信心。
眼下這個節骨眼,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2024年中國的社零消費總額為487895億元,出口轉內銷,意味著社零總額要增長8%左右。
去年,這個增長數據是3.5%。
這就意味著,國內的消費市場必須跑出加速度。
也需要更多有渠道有流量的企業站出來,給到這些外貿企業展示產品的機會。
杯水車薪也要做,愚公移山也要移。
當然,提振內需,還不僅僅需要這些平臺、企業形成合力,也需要更多的組合拳配套。
比如,尋找新興市場替代。
近期中國將訪問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加強和東盟經濟體的合作。
2024年,中國和東盟雙邊貿易額已達9823億美元,較2013年增長了1倍多。
這個貿易額已經遠遠超越了和美國的貿易額(6882億美元)。
外貿除了內銷外,也可以向東南亞地區出口。
再比如,激發消費意愿。
養老、社保、生育補貼、消費補貼等政策牛肉必須要早點上桌,應出盡出。
甚至可以適當試點,直接給到低收入者現金補助。
因為富人無論多么有消費力,但他們的數量還是很少,單靠衣食住行難以撐住內需的可持續增長。
只有為大量渴望改善生活的普通人提供合理范圍的福利保障,才能擴大內需,激發活力與創造力,帶來經濟的正向循環。
外面群狼環伺,現在正是大力提振消費的大好時機,也是提升消費占GDP比重的最好時機。
這不僅是促進社會公平的應有之義,也是化危為機、釋放廣大消費潛力的關鍵舉措。
走好這一步,或許就能讓中國破除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甚至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經濟體。
為什么大部分國家愿意妥協?實際上就是舍不得美國的消費市場。
總之,想讓內需端扛起多大的消費擔子,就得讓居民有這個扛擔子的底氣和實力。
越是面對外部危機,越是要齊心協力,補齊短板,如此才能面對未來更嚴峻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