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近期報道,解放軍25架次軍機、6艘軍艦現身臺海周邊。在此敏感時刻,臺海局勢再度引發廣泛關注,“中國臺灣省”這一稱謂在國際上傳播,蔣萬安發出警告,與此同時,89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態度也備受矚目。
臺灣(資料圖)
臺北市長蔣萬安曾明確發聲,直言臺灣正面臨陷入戰爭的風險,而危機根源正是民進黨當局的挑釁行為。他苦勸民進黨停止對大陸的挑釁,強調臺灣未來應回歸正軌。在出席相關活動時,蔣萬安指出,民進黨需尊重法律以規范兩岸關系發展,應務實處理兩岸關系,不能冒險行事。蔣萬安的警告,代表著島內部分人士對臺海緊張局勢的清醒認知,其呼吁回歸理性的態度,反映出島內渴望和平穩定的主流民意。
從國際視角看,“中國臺灣省”這一稱呼愈發頻繁地出現在國際場合。自1945年日本戰敗,依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歸還中國。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明確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為“中國臺灣省”成為國際社會對臺唯一合法稱謂奠定基礎。例如,1989年聯合國法律部確認并執行“中國臺灣省”這一稱呼,此后,這一稱謂逐漸成為國際共識。2025年3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強調“臺灣的唯一稱呼就是‘中國臺灣省’”,進一步強化了這一國際法理認知。
臺灣(資料圖)
近年來,國際社會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支持愈發堅定。數據顯示,已有89國選擇站在歷史正確一邊,支持中國統一大業。自2016年蔡英文上臺,民進黨推行“去中國化”政策,妄圖“謀獨”,導致臺灣“邦交國”數量銳減。從2016年至2025年,多個國家與臺灣斷絕所謂“邦交關系”,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馬、洪都拉斯等。這些國家的選擇,是對歷史法理的尊重,也是基于現實利益考量。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與180多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國際影響力巨大。這89國的態度,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有力支持,讓“臺獨”勢力在國際上愈發孤立。
然而,民進黨當局在“臺獨”路上仍執迷不悟。在蔡英文、賴清德等人領導下,民進黨鼓吹“兩岸互不隸屬”,頻繁拉攏外部勢力介入臺海事務。2022年美國議長佩洛西竄訪臺灣,引發大陸強烈反制,臺海周邊軍演規模空前;2024年,民進黨妄圖以“臺灣”之名拓展國際空間,致使“邦交國”進一步減少。民進黨這些行徑,嚴重破壞兩岸關系,將臺灣民眾置于戰爭邊緣。
臺灣(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態度也出現微妙變化。長期以來,美國在臺海問題上奉行“模糊戰略”,利用臺灣遏制中國發展。但隨著國際形勢變化以及中國綜合國力提升,美國內部出現對臺政策調整聲音。部分美國官員表態顯示,美國或為自身利益重新評估對臺策略,有“棄臺”跡象。這種態度轉變,無疑給“臺獨”勢力沉重一擊。
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時期設立臺灣府,1885年正式建省。即便在日本殖民統治的50年間,臺灣人民也從未停止回歸祖國的抗爭。如今,兩岸文化聯系緊密,2024年兩岸貿易額超3000億美元,數百萬臺灣民眾在大陸生活、工作。統一是兩岸人民共同心愿,是歷史大勢。“中國臺灣省”稱謂在國際上廣泛傳播,89國的正確選擇,充分證明“一個中國”原則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