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內,美國與伊朗在戒備森嚴的會議室里展開了談判。
這是自2018年美國撕毀伊核協議以來,雙方首次嘗試通過“間接談判”化解危機。
這場談判的具體方式跟當初俄烏展開談判的形式相同,美國和伊朗呆在不同的房間里,由中間人傳遞消息。
不過俄烏談判中擔任中間人的是美國,而這場談判當中擔任中間人的是阿曼。
這場談判并沒有取得預期中的成果,雙方沒有達成任何的協議或者一致意見。
從公開的消息來看,雙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核問題上。
美國代表宣稱:要確保伊朗不會將核用作武器——也就是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
不過核電站的技術跟核武器的技術沒有太大的差異,這基本上就等同于要求伊朗拆除全部的核設施。
與之相反,伊朗則視核設施為權力的象征,是領導抵抗之弧的必要力量。
在雙方談判破裂之后,美國總統特朗普按照自己一貫的作風發出了警告:若談不攏,伊朗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轟炸。
那么問題來了——美國真的敢轟炸伊朗嗎?
有些人認為敢,因為美軍在中東部署有雙航母、隱身轟炸機和反導系統,理論上具備摧毀伊朗核設施的能力。
雖然美國表面上的實力很強,但是他連穿拖鞋的胡塞武裝都無法完全摧毀,面對伊朗他就有勝算嗎?
我看夠嗆,伊朗的地形并不比也門簡單,軍事力量也更為分散,打擊難度更大。
其次,俄羅斯和美國的盟友都不會答應。
歐盟可以和美國一起對付俄羅斯,因為那符合歐盟的利益,同樣只要利益合適歐盟也可以與俄羅斯一起對付美國。
歐盟失去“北溪”天然氣管道之后,替代方案是從中東和美國進口天然氣。
如果美國再控制伊朗,那么歐盟就會完全淪為美國砧板上的魚肉。
同樣的俄羅斯視為生命線的油氣生意也就受到巨大的沖擊,肯定不能坐視不理。
最后,美國有以色列這個“爹”在伊朗的導彈射程之下。
以色列可以說是美國在中東最堅固的立足點,失去以色列美國的損失將難以估計,因此他們不可能失去以色列。
現在不知道什么原因伊朗的內部好像出了問題,一直沒有跟美國進行強硬的戰斗,這也導致抵抗之弧式微。
在之前伊朗曾經在有預警的情況下對以色列發射了數百枚導彈,這個數量其實是可以進一步增強的,摧毀以色列并不是空洞的威脅,而是真的能夠辦到。
美國真的有膽子冒這么大的風險嗎?
如果美國真的這么做了,就是他下定決心走孤立主義道路的那一天。
美國會嗎?
現在看不會,但是未來就說不準了。
文章的最后用一句話結束整篇文章吧。
談判桌與導彈發射架之間,只隔著一層脆弱的政治計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